泰勒的课程目标观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泰勒的课程目标观及其启示
【摘要】:泰勒的课程目标观一方面是对前人课程目标思想的合理继承,另一方面又是对自己课程目标思想实践的升华。泰勒的课程目标观对我国课程目标的研究提供了诸多启示:第一,应充分认识课程目标的重要性;第二,应切实保证课程目标的全面性;第三,应提供保证课程目标完善的程序。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泰勒 课程目标 启示
【分类号】:G423.02
【正文快照】: 关于课程目标问题,虽然国内外研究者由于各自的立场不同,对课程目标的理解也不完全一致,但都把课程目标理解为“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1]144,都把课程目标看作课程的“指南针”和“方向盘”,这就意味着课程目标居于课程的核心位置。课程目标既是课程研制的起点,也是课程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小青,孙凤梅,宋敏,王立华,李为人,潘进;大学物理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2 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3 熊和平;课程:从"圈养"到"游牧"再到"传记"[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4 刘育锋;论职业导向的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模式──美国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方法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5 马云鹏,吕立杰;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与倾向——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设计者的访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6 林向阳,黄汉升;论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的筛选机制和评价模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 林向阳;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的调研报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8 谭广;马卫平;;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王兴华;南纪稳;;基于教学实践重构的教师职后教育质量观初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郜岭;;试析课程开发理论关注的基本问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8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9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彦荣;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艳春;对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分析与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罗尧成;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6 唐安奎;西部农村初中职业教育及其课程设计初探——以富顺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7 巩江;中学生物学利用CAI开发学生多元智力的研究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志波;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肖庆顺;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韦颂;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理论的基础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琼;阳德华;;学校教学中思维训练生活化探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2 黄加明;;谈谈课堂教学目标[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3期
3 汪明春;;课程目标:在预设的基础上生成——杜威教育目的观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8期
4 杨年丰;王作亮;;课堂实践中的课程理解与文本诠释[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戈柔;;开放式学校课程管理之构想[J];中学教育;2002年09期
6 黎凤环;;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8期
7 杨开城;;论课程的易理解性与知识建模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8 陈卫平;姚志宏;;构建从控制走向自我负责的课程文化[J];基础教育;2007年04期
9 洪杰;李文;;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17期
10 邵佳明;;实施课程方案 落实课程领导[J];现代教学;2011年Z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辉娟;;让体验成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建构幼儿园心育体验课程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2 陈洁;;泰勒原理与“校本课程”的建构[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光富;;美国“八年研究”的贡献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丁爱华;康成;;中学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齐佳;;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教学的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李波;;利用教育技术实现校本双语教学[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7 韩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述评[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8 覃钧;;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的信息素养[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9 贺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品位——泉州七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刘公颍;;新课程电视教学片浅探[A];中国教育电视:挑战与对策——第四届中国教育电视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建平;北京多元途径实现课程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韩国海;从课程目标角度审视“三维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狄书爱;英国学校为什么不媚权[N];中国商报;2010年
4 郑慕贤;拿走“玻璃”,让“鱼儿”游到对面[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周艳;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6 钱芸;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反思[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7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 张鹏;别让激情不经意间燃烧了理性[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安俊芷邋柯昌万 实习生 秦明 通讯员 杨继军;生态校园催生黄土高原新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山东省沂源县实验小学 王玉良 沈振霞;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 整合中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10 ;美学校:对付污言秽语“脏话罚单”奏效[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金玉梅;社会批判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闫飞龙;中日本科课程的比较研究与课程理论探索[D];厦门大学;2009年
4 俞红珍;论教材的“二次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明宏;校长课程领导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牧华;课程研究的生态主义向度[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苏强;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明春;预设与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飞云;论人文关怀下的课程目标[D];河南大学;2005年
3 贾义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教学设计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林林;泰勒与多尔课程观的比较及其启示[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5 齐海鹏;农村教师课程理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艳琼;四川普通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考察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永红;美国教育文化与泰勒教育评价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任雪文;校本课程“生命审美教育”的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国栋;教师教育课程设计初探[D];扬州大学;2006年
10 张汉强;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61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961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