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现实困境探析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现实困境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工子女 义务教育制度 两为主 准公共产品
【摘要】: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制度变革滞后于社会变迁而被迫形成的特殊群体,其子女难以享受到同龄人应有的义务教育服务伴生于农民工的形成过程,其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存在的规模巨大的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两个独特的社会亚群体。为保证农民工子女享受到应有的、平等的义务教育机会和权利,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政策的实施却在基层政府出现了执行不力的现实困境。目前,急需在农民工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间本着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建立起教育经费合理转移的渠道及长效机制。首先,应将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的政府层级上移到中央政府,明确中央在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中的主体作用;其次,要完善相应的财税政策,建立相应的转移支付制度,激励流入地政府加大义务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义务教育制度 两为主 准公共产品
【基金】:西南石油大学校级课题:“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一、引言农民工作为一个语义学上的名词广泛出现在国家政策文本上和许多学者的话语框架内的现实,与我国农村实施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本生产经营制度以及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受制于我国农村人口比例大、城市化水平低的基本国情,是我国不合理的城乡制度安排的结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秋红;;人力资本视角下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财经论丛;2006年06期
2 罗震东;;秩序、城市治理与大都市规划理论的发展[J];城市规划;2007年12期
3 张大维;陈伟东;;分权改革与城市地方治理单元的多元化——以武汉市城市治理和社区建设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4 杨瑞梅;;论我国农村公共物品多元供给[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刘义强;;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基于一项全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问卷调查的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张紧跟;;当代美国大都市区治理的争论与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李雪萍;;多主体供给社区公共产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9 黄轲;;有效政府供给的逻辑——区别供应与生产[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6期
10 闫海;;自治化: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创新[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光付;县政府行政监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家合;城市政府质量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霍晓英;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张晓瑞;我国科技、教育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乐波;农业生产领域公共服务供给的美、日、印三国经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雪萍;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吕开宇;外出务工家庭子女教育决策机制及其政策内涵[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8 傅勇;中国式分权、地方财政模式与公共物品供给: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郑书耀;准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10 董春宇;公共决策需求与供给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仕军;增量自治:治理视角下的中国市制创新[D];四川大学;2005年
2 朱霞桃;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张斌;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4 王青;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宗晓华;教育财政与公共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艳;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7 李春;治理视野中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市场运作模式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8 朱毅强;论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D];湖南大学;2006年
9 胡芳日;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对社会分层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王海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先佐;;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公平与制度保障[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2 江立华;胡杰成;;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地位的边缘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2004年03期
4 刘鸿渊,黄雷,朱波强;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的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2004年05期
5 范先佐;“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经济;2004年04期
6 刘乐山;中央和省级财政分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经济学思考[J];教育与经济;2004年04期
7 班建武;余海婴;;教育政策执行难的利益分析——以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实施为例[J];教育科学;2006年03期
8 任焰;潘毅;;工人主体性的实践:重述中国近代工人阶级的形成[J];开放时代;2006年03期
9 王艳波,吴新林;农村“留守孩”现象个案调查报告[J];青年探索;2003年04期
10 符平;新街角青年的浮现——对湖南H镇一类青年的调查与分析[J];青年研究;2003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小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浅析[J];统计与管理;2011年04期
2 袁连生;;公共教育财政的阳光何时普照农民工子女[J];传承;2011年16期
3 ;农民工子女公共教育经费应“流转”起来[J];中国人大;2011年13期
4 ;为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解读新课程[J];上海教育;2011年18期
5 黄显钧;;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6 王贝贝;;两会代表委员看望农民工子女:要做能拼会赢的河南人[J];茶世界;2011年03期
7 ;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有职称了[J];上海教育;2011年18期
8 江远萍;;一个都不能少的“快乐家庭”——赣州市中山路小学“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侧记[J];江西教育;2011年17期
9 ;上海奉贤区:农民工子女职业理想与城市学生无异[J];中小学德育;2011年06期
10 谢政轩;;同沐春风 共享阳光——浅谈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教育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莉;;努力造就我国高素质劳动后备军——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刘桂桂;聂独席;;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思考——以贵阳市为例[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柠;;论广州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基于教育政策执行的视角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淑琼;;试论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袁连生;付尧;李奇;;北京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袁连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改革[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2007浙江就业报告 农民工问题研究 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杭州为例[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孙宏艳;;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与权益保护[A];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9 王雪;;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解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张璐;;贵阳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情况调查分析-----农民工自身文化程度对其子女受教育情况的影响[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海平;一个不能少[N];安阳日报;2005年
2 戚海燕;4000农民工子女每人得300元[N];北京日报;2004年
3 冯琳;取消借读费农民工子女缘何难露笑容[N];中国工商报;2004年
4 记者 张莎 实习生 刘婉;沙区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优惠[N];重庆日报;2005年
5 本栏目稿件由李宏斌 提供;关注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N];大同日报;2005年
6 龚德明;让农民工子女快乐上学[N];江西日报;2004年
7 王云霞;我市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推行顺利 三万农民工子女俱欢颜[N];兰州日报;2004年
8 田建平;农民工子女入学何时不再难[N];山西日报;2004年
9 刘万永;帮助农民工子女就是帮助我们自己[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10 唐成选;沈阳特困农民工子女吃上免费午餐[N];辽宁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闫建璋;我国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合理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谢春风;我国教育行政决策的伦理困境与出路[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蒋园园;复杂理论视阈下的教育政策执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翠萍;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何珊云;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辉东;在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适应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朱振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慧;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不同类型初中就学情况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广广;农民工子女教育权利保障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姜丽娟;城市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学习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鲁雪;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探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顾倩;论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保障[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磊;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欣;上海初中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97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997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