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体育院校设立特殊教育专业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对高等体育院校设立特殊教育专业的思考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等体育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意义,并对体育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单位】: 天津体育学院教育科学系 天津体育学院教育科学系 香港教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
【关键词】: 体育院校 特殊教育 专业 思考
【分类号】:G760-4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际一体化趋势的增强,以及课程结构、课程模式的调整变化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教育计划也在不断地调整,以便能更好地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成功的申办,以及残奥会
【参考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繁;宋丽萍;;浅谈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开设特殊体育课程的必然性和可行性[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宁;大学理念与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2 王建欣;陈洁敏;;对高校培养特殊体育师资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3 金心,孙钦荣;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4 吴丽琼;加强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对策探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郑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江苏高教;2005年03期
6 徐军;曾翠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几个观念的探讨[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4期
7 李铁梅,齐锦刚;高等学校师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金江熙;;高校师资管理模式与机制探析[J];理论界;2006年05期
9 李荀;;残疾人体育研究述评[J];南方论刊;2006年12期
10 金江熙;构建高校师资管理新模式初探[J];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晓波;;以发展为核心: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山鸣峰;人本与效率[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师资管理改革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范瑛;普通公安院校办学特色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翼;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D];兰州商学院;2007年
4 孔涛;中国高校师资国际化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兰品之;论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师管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铁梅;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理论与实施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刘凤;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激励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黄魏;军队综合大学建立非现役文职教员制度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9 李杲;中美大学教师聘用制度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朱曼;论研究型学院的本质特征[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长年;体育院校的实验室应向系统和现代化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2 钟集均;体育院校科研管理的理论和方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3 曲庚新;;谈如何加快体育院校的科研振兴[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4 曲庚新;;谈如何加快体育院校科研的振兴[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5 薛桂月;体育院校专选表现性运动项目课程设置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6 李国栋;体育院校的科研要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7 ;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理事会名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8 王红;;体育院校档案特点浅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9 ;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编辑理论工作座谈会暨第4届年会会议纪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10 ;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第五届年会会议纪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飙;钱竞光;王爱丰;;“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办学思路初探[A];第三届全国康复医学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程云峰;;体育院校体育教学中几个基本关系初探[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3 刘桂华;;组织化学在体育院校教学科研中的应用与展望[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4 谢业琪;;体育院校应开设相对独立的人体生理学与运动生理学课程[A];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付晓静;;创新型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余学锋;蔡文菊;韩冰;;高等体育院校课程体系的状况与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葛春林;孙平;周典明;尹洪满;孔国强;古松;;北京体育大学本科排球课程多元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甘荔桔;;设计性组合技术与对抗练习策略在篮球普修课技术教学中合理运用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霍红;郭海侠;;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我国体育院校的发展[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10 王蒲;;21世纪初叶我国体育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思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网球学校成立[N];光明日报;2000年
2 记者 王霞光;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N];人民日报;2000年
3 ;全国高校武术工作座谈会召开[N];人民日报;2000年
4 记者 叶华;武汉体院划归地方工作开始实施[N];湖北日报;2001年
5 珂言;“科教兴体”与“体兴科教”[N];中国体育报;2001年
6 李以庆;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将共建成都体育学院[N];中国体育报;2001年
7 山东禹城市实验小学 李泽武;“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的运用[N];中国体育报;2001年
8 解放军体育学院院长 张训才 少将;肩负历史重任培养新型军事体育人才[N];中国体育报;2001年
9 记者郑德刚;第二届全国体育大会在绵阳开幕[N];人民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刘晓利;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跨越式发展[N];中国体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兴;我国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群体素质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伟鹏;北京地区体育院校"特殊奥林匹克"志愿者活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2 徐凤萍;全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艺术体操教学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孔伯双;高等院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阎健;四院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的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5 卢曙光;社会资本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6 陶萍;高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课程设置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韩永红;论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汤国进;体育院校田径专选课教学质量专家评定体系的设计与应用[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9 郭玲玲;现阶段我国体育院校定位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10 强盛;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选班培养目标定位及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056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05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