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临沧师专少数民族大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发布时间:2017-12-15 02:16

  本文关键词:临沧师专少数民族大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更多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 大学生 营养状况


【摘要】:目的了解云南边疆地区高校临沧师专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营养状况,为高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临沧师专2011级的784名彝族、白族等14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和Broca改良公式对其进行营养状况评价,进行民族、性别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并与汉族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少数民族大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32.1%;营养正常率56.3%;营养过剩率11.6%(超重率8.5%,肥胖率3.1%);少数民族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39.6%)高于女生(29.6%),女生超重率(9.8%)高于男生(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㩳0.01)。结论云南边疆地区高校临沧师专少数民族大学生营养不良率和营养过剩率都较高,但营养不良程度较轻,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并存,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
【作者单位】: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LCSZL2012006)
【分类号】:G757.8
【正文快照】: 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临沧市位于云南西南部,毗邻缅甸,市内生活着傣、佤、拉祜等23种少数民族,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临沧市内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学校的三年制、四年制学生主要面向省内招生,五年制学生则主要面向市内招生,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为33.2%。为了解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艾尔肯·买买提吐尔逊;艾尼瓦尔·吐米尔;马合木提·哈力克;;新疆大学维、哈族大学生营养状况调查研究[J];地方病通报;2008年01期

2 李丽娟;张永;;大学生营养状况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年01期

3 邓杰;;对南京高校大学生营养和体质状况的调查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5年03期

4 山灵团;刘社琴;;当代大学生营养状况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吕品;冯国臣;方桂萍;;内蒙古某高校2700名蒙古族、汉族大学生营养状况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刘晓莉,侯莉娟;山西省大学生营养状况与饮食行为现状调查[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7 郭爱伟;万海龙;熊春梅;;大学生营养状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05期

8 徐锦华,张永平,李长玉,杨茂芳;1995年宁夏7~22岁回汉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8年01期

9 王梅娟;周玉容;;某高校大学生营养状况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小琼;普苹;邓艳;段生朝;;真菌植物提取物AMH抑制苯并[a]芘诱发小鼠肿瘤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2006年03期

2 吴秀兰;唐文武;黄泽强;;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品种番木瓜的微量元素含量[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3 王锦荣;吕贞龙;陈国宏;杨仁琴;吴海燕;张海霞;;不同天然食品防腐剂对生鲜牛乳贮存效果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4 韩翔凌;;阜阳市2005~200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5 时政;杨永菊;王莹;韩承华;宋毓雪;黄凯丰;;不同辣椒资源的营养保健成分研究[J];北方园艺;2011年08期

6 李学会;董瑞峰;张敏;;南北方应征入伍男青年体质差异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7 武林;;女大学生营养保健的现状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0年07期

8 梁丽君,安建钢;铁缺乏及其营养预防[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安建钢;宫雪鸿;李美仙;袁振丽;董涛;李雪静;武先锋;李峰;;绿豆甘草饮对大鼠血脂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邢毓清;许秀举;;大学生膳食习惯调查[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祁向丽;杨林;高晶;任立松;于海波;;驻乌某部招待所服务员营养卫生知识认知调查[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袁帅;李秋月;吐尔逊江·买买提明;王明霞;;新疆医科大学312例应届毕业大学生膳食状况调查[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张印红;周红;苏莉;张格祥;王玉;;兰州市部分医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公共营养分会论文集[C];2008年

4 于梅子;钮文异;文湘田;;北京市某综合大学在校本科生运动健康教育效果配对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5 孙长颢;张薇;王舒然;张毅;刘庆敏;师国庆;;铬对大鼠体重及体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00年第6期[C];2000年

6 翟成凯;张小强;孙桂菊;陆琮明;蒋兆坤;;中国菰米的营养成分及其蛋白质特性的研究[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00年第6期[C];2000年

7 常红;黄国伟;刘莉;刘英华;任大林;;维生素E对体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03年第6期[C];2003年

8 马爱国;石学香;张秀珍;梁惠;王欣;;抗氧化营养素补充对青年人群抗氧化能力影响的研究[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十九期):营养与心血管疾病专题[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业康;新疆农牧区13-15岁哈萨克族中学生体质下降干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贾韶千;银杏抗氧化肽的制备、结构鉴定及活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胡华锋;硒在土壤—苜蓿—饲料—蛋鸡系统中的迁移效应及其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高愿军;水果加工中还原型Vc与氧化型Vc变化及控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5 石燕;微胶囊化西藏酥油的制备、微结构及其性质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6 唐晓珍;彩粒小麦营养加工品质与色素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7 潘翠玲;有机硒源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8 朱建林;维生素D_3的雌性性腺毒性及其机制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9 潘牧;脱皮冷榨菜籽粕中菜籽蛋白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葛武鹏;山羊乳营养特性及对嗜酸乳杆菌增菌发酵效能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兰;玉米种皮膳食纤维的提取及改性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李国培;吴江市餐饮环节食品安全控制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沈翠香;微生物抑制法检测动物性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马燕;甜杏仁油的提取工艺及品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潘子儒;大学生营养状况评价与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6 胡静;HACCP在长沙市星级酒店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徐瑞聪;羊软骨硫酸软骨素的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吕从锦;甜杏仁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富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9 孔繁娟;凉拌菜大肠杆菌O_(157):H_7污染状况及风险评估[D];中南大学;2011年

10 曾霖霖;金桔汁的制备和脱苦及脱苦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丽;许秀举;;包头医学院大学生早餐状况调查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李丽娟;张永;;大学生营养状况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年01期

3 孙玫;易保锐;;我校大学生的营养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4 彭清平;侯金柱;关晓明;;1021名健康男性青年体重测量及三种理想体重计算方法的比较[J];军队卫生杂志;1987年03期

5 赵玉玲;徐田芹;;大学生营养状况与饮食行为调查[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6 冯雅丽;向英友;高梦祥;张长峰;;长江大学在校大学生食品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的调查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7年05期

7 彭宁宁,王芝瑛,高根娣;上海市学生营养状况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09期

8 徐庭,张丽华;学生营养与体育健身[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9 刘晓莉,侯莉娟;山西省大学生营养状况与饮食行为现状调查[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王锡群,李秀川;我校大学生体质及视力状况跟踪调查[J];体育学刊;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玲;吕才有;彭磊;;云南少数民族农科大学生招收、培养和就业问题研究[J];新远见;2008年11期

2 任伟;达布希拉图;;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吐火加;莫吾丽丹·艾散江;;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律教育[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09期

4 胡申华;马小晶;;谈针对民族大学生教学方法的探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黄俊官;黄明光;;论民族大学生教育平等权的具体表现[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段荣;;论信息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J];考试周刊;2011年41期

7 袁金霞;;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杨树美;;民族地区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学术探索;2008年01期

9 李光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闫敬芳;;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莉;赵永红;;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我归因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谢春艳;;民族地区大学生SCL-90评定分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3 余海波;;大学教育管理者的视角: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校园文化[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郭子孟;;浅谈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教育[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杨建荣;田静;;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对云南农业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特点及管理对策的思考[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毛荣建;;听障大学生的越轨行为现状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韩思奇;张立文;;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初步构想[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白浩波;;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三语”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贺能坤;;评价标准多元化:少数民族自身的教育需求[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陶宇;;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王英邋本报记者 张梅 实习生 张晶晶;让少数民族孩子享受艺术教育[N];陕西日报;2008年

2 张兵;四措并举促进少数民族教育事业[N];人民政协报;2007年

3 陈瑞昌 缪志聪;让江苏成为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故乡[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姜海军;我省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率大幅上升[N];青海日报;2007年

5 记者 郭紫欣 通讯员 杜宽良;达旗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6 冯舒玲;宁大少数民族学生超过人口自然比例[N];宁夏日报;2007年

7 廉世民 本报记者 冯爱君;希望田野的新希望[N];黑龙江经济报;2006年

8 古品;阿坝电大推开“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阿坝日报;2006年

9 朱元洁 崔彦玲;家教市场催生“保姆型家教”[N];常州日报;2007年

10 马晓鸣 黄云霞;石阡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贵州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胡雅梅;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卫英;民族学校教育中的隐性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郑白玲;特与不特[D];西南大学;2008年

4 张布和;建设和谐文化视角的少数民族教育质量评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潘启富;中国民族地区教育行政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张霜;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7 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8 杨曦;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内源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蔡琼;中国民族院校发展中的文化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覃智;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3 许丽伟;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毕丹;大学生亲子冲突的一般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曹微;大学生家庭道德教育的可行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宋欣欣;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父母教养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7 张丽;大学生父亲教养方式的结构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9年

8 刘红;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9 乔昆;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裴雅琦;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分析与对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90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290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d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