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中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培训长效机制研究——基于生态干扰理论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中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培训长效机制研究——基于生态干扰理论的分析 出处:《高等农业教育》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统筹城乡发展 新生代农民工 心理培训 长效机制 生态干扰
【摘要】:在当前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现实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培训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课题。借鉴生态干扰学的基本理论,有助于全面揭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形成的个体生态、组织生态、职业生态和社会生态机理。在此基础上,可以从心理干扰预测、生态环境优化、个人抗干扰能力提高等方面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培训长效机制。
[Abstract]:Under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ssue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the psychological training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coordin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basic theory of ecological interference is used for reference. It is helpful to fully reveal the individual ecology, organizational ecology, occupational ecology and social ec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On this basis, we can predict the psychological disturbance and optimiz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 personal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psychological training long-term mechanism.
【作者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部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开发实证研究”(12SRK004);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11XKS003)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社会转型期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管理模式及应用研究”(12YJCZH044)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研究”专项课题项目“统筹城乡教育背景下农民工培训模式创新研究”(2011-TC-036)
【分类号】:G725
【正文快照】: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中,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主要包括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周道玮,钟秀丽;干扰生态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扰动生态学理论框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2 罗恩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问题初探:一个分析的框架[J];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03期
3 季孝龙;;“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的身份研究[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彭移风;;企业如何开展心理培训[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04期
5 田书芹;;员工沉默的形成机理与应对之策——基于干扰生态理论的探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06期
6 张纬武;王东强;;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法律保障机制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3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洪艳,周道玮,李质馨,侯瑜,鲁质博,刘晓冬,徐冶;土壤胀缩运动对草原土壤的干扰作用[J];草地学报;2003年03期
2 田洪艳,周道玮,郭平;不同撂荒年限的草原农田土壤及植被的变化规律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3 王让会,游先祥;西部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脆弱生态环境研究进展——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例[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1期
4 胡婷;;从富士康系列跳楼事件解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困惑[J];法制与社会;2010年23期
5 田洪艳,李质馨,周道玮,窦肇华,鲁质博,侯瑜,徐冶,刘晓冬;草原土壤胀缩运动的发生机制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年01期
6 田洪艳,李质馨,侯瑜,徐冶,鲁质博;春耕与秋耕对草原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年02期
7 田洪艳,郭平,周道玮;草原开垦对草原土壤及植被的扰动生态学作用[J];干旱区研究;2001年03期
8 何念鹏,周道玮,吴泠;极端干旱干扰下松嫩草原土壤含水量与植物的反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1年03期
9 刘叶云;王思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10 童松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保障[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叶云;王思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翠莲;;代际转换与需要满足:非正式组织对管理新生代农民工的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劲松;遥感方法在西北干旱地区生态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2 张艳华;澳大利亚东南部台地桉树恢复生态机理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3 黄领梅;水文要素对人类活动响应的研究——以和田河流域为例[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4 张晓龙;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环境演变及退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林慧龙;环县典型草原放牧家畜践踏的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程慧艳;黄河源区高寒草甸草地覆被变化的水文过程与生态功能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崔向新;希拉穆仁草原退化特征及其受损恢复机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8 孙家宝;火干扰后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群落动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铭焱;雷达技术集团以企业绩效目标为导向的培训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刘仁海;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管理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杨洪晓;植被恢复重建对高寒沙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4 刘新春;脆弱生态系统复杂性表征及调控指标分析——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D];新疆大学;2004年
5 樊永峰;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6 魏雅丽;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果;区域生态修复的空间规划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王高峰;昭苏马场退化草甸草地最佳改良措施的确立[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9 刘坤;嫩江流域农林牧交错带草地资源定量评价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10 郭建英;多伦县植物多样性及植被人工修复效果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研究课题组;;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J];数据;2011年04期
2 张丽宾;;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的就业形势及对策[J];理论参考;2009年05期
3 赵振华;;当前中国农民工收入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05期
4 杨宜勇;杨欣波;;青年农民工创业:困境与脱困[J];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02期
5 王淑敏,张大均;关于心理素质训练课评价标准的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6 芮小兰;;中国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2008年06期
7 莫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31期
8 张西超;连旭;;组织变革中的员工心理压力分析与应对[J];经济导刊;2006年Z1期
9 罗恩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问题初探:一个分析的框架[J];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03期
10 张q,
本文编号:1413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413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