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口语教学与双语教学述评
本文关键词:聋校口语教学与双语教学述评 出处:《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口语教学与双语教学基于不同的观点提出了提升聋校学生语言能力的不同途径。口语教学强调语音意识的培养,双语教学强调手语在习得汉语言中的重要性。口语教学在实现聋生语音构音上面临挑战,双语教学对手势汉语的手指语依赖性及手势汉语在聋生汉语言习得中的使用上也并未给予详尽说明,同时,缺乏本土化研究作为理据。聋校汉语言教学应将口语和手语均纳入聋校课程和课堂中,结合理论和实践构建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Abstract]:Based on different viewpoints, oral teaching and bilingual teaching put forward different way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in deaf schools. Oral teaching emphasizes the cultivation of phonological awareness. Bilingual teaching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ign language in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Bilingual teaching has not been explained in detail on the hand finger dependence of gesture Chinese and the use of gesture Chinese in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by deaf student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deaf schools should incorporate both oral and sign language into the curriculum and classroom of deaf schools, and construct scientific teaching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ory and practic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762
【正文快照】: 1引言聋校学生在学业成就上面临的困难集中体现在汉语言习得上。汉语言能力的缺乏,尤其是书面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不足,不仅不利于聋生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也会对其参与主流社会生活以及终身可持续性学习和发展构成障碍。由此,在聋校中汉语言教学是核心。汉语言教学主要在聋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尚生;双语教学:希望与困惑——兼论我国聋校语言教学的发展与改革[J];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03期
2 王姣艳;从聋校学生的书面语谈其语言能力与教育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7期
3 张宁生,黄丽娇;双语教学及其对中国聋校语言教学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宁生,黄丽娇;聋儿语言沟通法的一种新理念[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2003年01期
2 杜晓新;黄昭鸣;宋永宁;季佩玉;陈茜;;聋儿康复教育中的HSL理论及其操作模式[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2006年01期
3 周红省;易海燕;黄昭鸣;季佩玉;杜晓新;陈茜;;1+X+Y聋儿康复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2006年01期
4 周红省;徐少妹;黄昭鸣;陆洋;刘巧云;陈茜;;同步式聋儿家长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2006年01期
5 张宁生,黄丽娇;双语教学及其对中国聋校语言教学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1期
6 徐咏娟;重视发展聋人的母语——聋人手语[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2期
7 李尚生;双语教学:希望与困惑——兼论我国聋校语言教学的发展与改革[J];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03期
8 谈秀菁;聋校语文教学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2期
9 梅次开;谈聋校口语教学与双语教学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1期
10 李尚生;从文化的视角探讨聋人语言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尚生;;文化学视角中的聋人语言教育[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永萍;聋人手语在听力残疾人语言学习中的地位[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吴彩娟;学龄初期聋童与健听儿童汉字学习心理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3 孙继红;双语聋教育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瞿秋霞;关于加强聋生书面语教学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施丽男;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听障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晓梅;聋校语言教学方法的调查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顾丽霞;特殊教育聋生语言教学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孙立双;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的功能性行为评估及干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袁瑛;现代信息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文,王滔;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2 李冬梅;雷雳;邹泓;;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方俊明;聋儿的认知与综合语言教育[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2004年06期
5 张雪娇;赵亚茹;;聋哑儿童智商与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年01期
6 王永丽,林崇德,俞国良;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的编制与应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1期
7 陈建文,黄希庭;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8 雷江华,方俊明;聋人唇读的大脑机制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9 雷江华,王庭照,方俊明;聋生唇读语音识别中熟悉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10 张宁生,黄丽娇;双语教学及其对中国聋校语言教学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贺荟中;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语篇理解过程的认知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雷江华;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承凤;;浅谈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教学[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周立兰;;少数民族地区口语教学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16期
3 梅芙生;;手语·聋人教师·聋听携手——新世纪聋教刍议[J];中国残疾人;2000年10期
4 张秀;职教英语口语教学初探[J];甘肃教育;1997年Z2期
5 梅芙生;;谈聋人手语与聋人教师的作用[J];现代特殊教育;2001年03期
6 刘玉英;对聋哑学生口语教学的几点认识[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5年Z2期
7 徐剑虹;刘静;;运用多媒体 提高聋校书面语言教学方法的效率[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7年02期
8 梅次开;谈聋校口语教学与双语教学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1期
9 赵彦凯;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爱──谈聋校学生的教育[J];宁夏教育;1998年S1期
10 平秀含;;谈口语教学与手势教学的关系[J];考试(教研版);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福泉;李开元;;聋校学生对交往手段所持态度的初步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2 谭德坤;王恭璧;韦宏良;;聋校学生语言现象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3 陈昕陈;;发展聋生语言 提高交往能力[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潘梅英;;“未经学前康复教育低年级聋生语言教学研究”课题实验报告[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范小英;;浅析聋生错词、误字的特点及形成原因[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孙万里;赵鸣之;;开展双语教学,为广大聋儿的语言康复探索新路[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 江卉 通讯员 邹永宁;武汉特教经验将推广全国[N];湖北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茅卫东;告诉你另一个“双语教学”[N];中国教师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鲜晓荻;中挪双语聋教育研讨会在筑召开[N];贵阳日报;2007年
4 ;走近无声的世界[N];珠海特区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周红松 通讯员 王俊杰 王春梅;34年谱写爱的箴言[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靳菁;英语教育搭上IT快车[N];计算机世界;2003年
7 本报记者 张宝敏;“让我自由表达内心的感觉”[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记者王晓东;推广衡水市的经验 积极开展全民学英语[N];河北日报;2002年
9 记者 杨启蒙;涉外汉语培训悄然升温[N];信息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松柏;中国聋校英语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雷江华;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连峗;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梅;聋校语言教学方法的调查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姊毓;聋校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鹏;青岛地区聋校语文识字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爱桃;以就业为导向的我国聋校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5 韩海平;上海聋哑高中政治课程校本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顾丽霞;特殊教育聋生语言教学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郭莉;聋校语言教学与手语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建功;聋校家校合作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杨;聋校初中生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唐文妍;听障人士汉语书面语句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25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425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