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部民族地区的劳动就业看成人教育的发展
本文选题:西部民族地区 切入点:就业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贫困问题较为突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不仅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其中,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下,就业人口总体素质不容乐观的状况加剧了就业的难度,不能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及经济技术结构转变的新要求,这也为能产生经济社会价值的成人教育提出了新课题。本文从劳动就业状况入手,重点探讨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向及实施措施,以期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western ethnic areas is lagging behind, the problem of poverty is relatively prominent, and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very austere. This is not only a macroeconomic problem, but also a strategic one. Among them, the population has a low level of education. The poor overall quality of the employed population has aggravated the difficulty of employment and has not been able to meet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road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This is also a new topic for adult education, which can produce economic and social value. This paper, starting with the situation of labor and employment,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of adult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ethnic areas.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分类号】:G759.2;F249.2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洪;;农村劳动者素质与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探析[J];甘肃农业;2006年04期
2 朱洪;郭正模;;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缩小贫富差距[J];特区经济;2006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爽;成都市农村小城镇建设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跃华;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周留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灼荣;何成正;黄其文;;试论开发我区西部民族地区的战略意义[J];广西民族研究;1986年03期
2 田广;王丰;普永生;;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优势及开发对策[J];广西民族研究;1986年03期
3 阿鹏;;面对机遇和挑战——七届人大代表发言综述[J];中国民族;1988年05期
4 杨健吾;;巩固和扩大西部民族地区的科技队伍——以四川甘孜、阿坝、凉山三州为例[J];科学经济社会;1988年02期
5 刘国平;;西部民族地区“后发性利益”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6 王建国;对西部民族地区资源与劳动力优势的再认识[J];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04期
7 张炜;空间投资决策应重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开发的作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8 侯少卿;;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1990年04期
9 马飚;曹征海;;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J];广西民族研究;1990年03期
10 洪时荣;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中非经济因素的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士儒;邓康宁;;对西部民族地区人才问题的理论分析[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2 沈林;;中国城市里的少数民族[A];中国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态[C];1998年
3 范旭;;大型交通工程与西部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周竞红;;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法律与政策是西部民族地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保障[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5 段超;;略论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的保护[A];生态环境与民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崔成男;刘彦霞;;民族地区生态建设的经济学思考[A];生态环境与民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何高娃;谢高娃;;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现状及改善对策[A];生态环境与民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夏连仲;孙兆文;王有星;;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A];生态环境与民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孙州霞;;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探析[A];旗帜 方向 使命——青海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夏连仲;孙兆文;王有星;;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穆永吉(作者系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族地区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N];甘肃日报;2000年
2 记者 舒立志;民族药应尽快走向现代化[N];健康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胡果;挚言热望聚西部[N];人民日报;2000年
4 国家民委副主任 牟本理;在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纪行暨兴边富民行动报告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5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牟本理;开发清真食品 促进民族团结[N];中国商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郝磊 实习记者 李诚;为西部开发鸣锣开道[N];中华新闻报;2000年
7 朱蕴熙 王建礼 史道华;西部开发三点建议[N];中国民族报;2001年
8 马戎;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特点探析[N];中国民族报;2001年
9 卜云彤;民族地区多年享受中央财政扶持[N];中国税务报;2001年
10 拉毛措;大力开发民族地区人力资源[N];青海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澜;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吴建国;现代化视角下的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论稿[D];四川大学;2003年
3 张志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黄颂文;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赵新国;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皮钧;民族和谐新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朱瑾;西部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8 黄海珠;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潘善斌;农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俊杰;论邓小平的人才观与西部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曹霞;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开发的制度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健;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潘兵;民族地区财政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杨眉;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供需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于若冰;西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后发优势分析[D];新疆大学;2005年
7 朱凤霞;西部民族地区本土化就业论[D];四川大学;2005年
8 晏晓婧;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9 侯学敏;西部开发立法与民族经济自治权实现问题的衔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孙鹏;WTO下西部民族地区农牧业问题及其政策调整[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71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57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