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自主培养模式的建立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2-01-27 22:54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按照教育部要求,对招收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实施自主培养,在实践中建立了自己的自主培养模式。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育人体系,全面管理重视个体。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突出中华优秀文化教育,重视隐性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教育质量。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教育. 2020,29(02)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办学宗旨
二、我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实践
    1.基本情况
    2.顶层设计
    3.师资队伍
    4.经费保障
三、自主培养模式的建立
    1.培养目标
    2.教学模式
    3.培养方案
    4.培养制度
四、育人体系的探索
    1.课程育人
    2.活动育人
    3.管理育人。
    4.服务育人
    5.资助育人
    6.组织育人
五、自主培养模式的思考
    1.优化调整培养方案
    2.德育放在优先位置
    3.重视民族团结教育
    4.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5.丰富第二课堂
    6.重视隐性教育
    7.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六、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预科教育高校自主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中南大学为例[J]. 刘铁雄,赵薇,秘金雷.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9(01)
[2]对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新时代”的思考[J]. 张伯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11)
[3]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 李海南,冯刚,田德勇.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11)
[4]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于辉,张忠秋.  教育教学论坛. 2014(41)



本文编号:3613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613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f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