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社会行动模式”在国际理解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基于“梦想与团队”项目案例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3-10 07:53

  本文选题:社会 切入点:行动 出处:《思想理论教育》2013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浦东新区探索国际理解教育已有一段时间,许多学校都在思索:如何将碎片式的国际理解教育活动体系化、结构化?区域在推进国际理解教育过程中,更希望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之路从粗放实践发展为实施体系的构建。
[Abstract]:The Pudong New area has been exploring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for some time. Many schools are pondering: how to systematize and structure the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the region hopes that the school-based approach of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will develop from extensive practi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mplement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教师发展中心;
【分类号】:G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进清;牛波;;德育一体化基本模式之检视[J];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2 翟艳;张蓉;;试论学校德育模式的构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仲森;;基于社会行动模式理论的高校德育实践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叶雷,陈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3 高峰;;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石春梅;;家庭结构变迁下的课程德育建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5 王红;浅谈“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陈桂生;“德育目标”引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7 单玉;政治教育:从灌输走向对话[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王向华;国际道德与公民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王红;;浅谈“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李丽红;;品德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体现[J];才智;2008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朱家良;;参与体验促感悟 构建德育新模式[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邓万生;;立德践行,学会做人,育合格中职生——承国学精华,行“五讲、四美”,创“八无”班级,做“四有”中职生[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虹;彭娟;谢迪;韩棹渭;;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4 吴健;;创设发展小学生诚实守信品格的校园文化[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 初明利;张坤;;恩德文化与大学生恩德观教育[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张燕妮;“中学导师制”管理在普通高中的实践与反思[D];苏州大学;2010年

3 朱春阳;德育教育的社会化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4 倪琳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务教学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金琪;高中学优生群体的德育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峰;高校全方位德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琳琳;大众传媒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久梅;大众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妍;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冯炎莲;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及网络工具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班华,薛晓阳;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2 蒋晓雷;;现代和谐视阈下“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模式创新研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9年06期

3 甘剑梅;近十年来我国德育模式研究述评——兼论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几个问题[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陈鹭波;;如何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大德育网络”[J];教书育人;2008年08期



本文编号:1592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92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d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