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德国教师教育范式转换认同危机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8-03-16 18:07

  本文选题:德国教师教育 切入点:范式转换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师教育范式转换的重要前提是解决认同危机。中德两国在教师教育范式转换中有着相同的时代背景,也都面临着认同危机。德国教师教育的认同危机表现在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上存在争议,其具体表现为学科主义和专业主义知识观以何为重,教师培养是否应采取精英化的价值取向,以及教师教育发展应走向统一性还是多样性。剖析德国教师教育的主要争议及其解决措施、比较相关争议在我国呈现的状态,能够为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拓展思路。
[Abstract]:The important premis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paradigm is to solve the identity crisis. China and Germany have the same background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paradigm, and both are faced with identity crisis. The identity crisis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Germany is manifested in epistemology. There are controversies in the theory of value and methodology, which are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view of knowledge of discipline and professionalism, and whether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should adopt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excell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dispute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Germany and its settlement measures, compares the status of related disputes in our country, and can expand the train of though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度一般项目“欧美发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0YJA880088)研究成果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菊玲;栗洪武;;教师教育范式:结构与内涵——基于库恩范式理论的解读[J];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龙飞;朱晓敏;;基于库恩范式理论的国内翻译研究范式发展综述[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2 袁从领;沙书俊;;不同科学教育范式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影响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吴民祥;;影响校长培训工作成效的因素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04期

4 楚旋;;学校改进范式的要素分析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Z2期

5 任金杰;王涵;;“主观主义”教师教育范式及其心理学基础——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解读[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陈桂香;;教师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困惑[J];学术交流;2011年07期

7 刘宗南;;教师教育转型:范式及其变革——兼论地方师范院校的改革与发展[J];郑州师范教育;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于洪波;基于范式的STS学科演进逻辑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2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骆t$;中美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于维涛;县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孔猛;远程研修:教师培训模式的当代创新[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卢乃桂;钟亚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基础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2 赵汀阳;知识,命运和幸福[J];哲学研究;2001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素莲;;教育管理主观主义学派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11期

2 程晋宽;;论当代西方比较教育知识谱系的范式转换[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4期

3 杨茂庆;陈时见;;比较教育学的“移植”隐喻及其运用[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6期

4 李玉萍;;论教育范式的后现代转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31期

5 戚业国;杜瑛;;教育价值的多元与教育评价范式的转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金岳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培训范式的转换[J];教育探索;2004年08期

7 王春华;从个人到同伴互助:教育行动研究范式的转换[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6期

8 唐松林;;范式、范式类型及其转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9 林美香;;范式转换必须创新教育学话语[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周霖;;语境与诠释:论中国教育学的研究范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杨晓;后现代社会视域中教育社会学研究新视点[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马开剑;上海与香港:一种课程新思维[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王淑军;他们也有上学的权利[N];人民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苏显龙;海外深造须择时 少年留学莫盲从[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茂森;自我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东方;复杂性理论观照下的教育之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二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伍正翔;从“祛魅”到“附魅”:教学设计的范式转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宗孝;回归生活:教育范式的历史转换[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金玉梅;批判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杨华;诠释学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沈岚霞;威廉·派纳与课程的概念重建主义运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管月飞;论生态课堂及其构建[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7 沈卉子;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向度[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21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621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c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