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学校规模调控的依据与改进对策

发布时间:2018-03-24 22:32

  本文选题:中小学学校规模 切入点:义务教育 出处:《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摘要】:经济效益、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学校规模调控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基本要素。按照"可容忍"及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度优先原则处理三者的复杂关系是确立合理学校规模的基本依据。适度控制超小规模学校,着力发展中、小规模学校,严格控制大规模学校,是调控我国学校规模的总原则。解决我国当前学校规模调控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对策是:调整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从县级统筹提升到省、市级统筹,削弱县(区)政府盲目撤并学校的内在冲动;强化顶层设计,把学校规模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态保护的总体规划中进行布局;完善支持学生、家长和社区其他公民表达诉求和参与决策的信息通道和制度保障体系;按照新的思路和原则对城乡学校的布局及学校和班级规模重新进行规划和调整;研究相应的应急预案和补偿性干预手段,减少大规模学校的负面影响。
[Abstract]:Economic benefits, Educational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are the basic factors that should be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in the regulation of school scal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olerance" and the principle of moderate priority of educational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reasonable school scale. Appropriate control of ultra-small schools, Developing small schools and strictly controlling large scale schools are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ontrolling the scale of schools in our country. The main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regulation of the scale of schools in our country are: adjust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From county-level overall planning to provincial, city-level overall planning, weakening the inherent impulse of the county (district) government blindly removing and merging schools, strengthening the top-level design, bringing the school scale into the overall plan of region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arrying out the layout; To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channel and system guarantee system to support students, parents and other citizens of the community to express their demands and participate in decision-making, and to re-plan and adjust the layout of urban and rural schools and the scale of schools and classes according to the new ideas and principles; To study the corresponding emergency plan and compensatory intervention to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large-scale schools.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暨教育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张燕玲、傅维利主持的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重点研究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合理规模研究”(项目编号:YWJY2011A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桂生;;我国实施义务教育与免费教育的历史经验[J];现代教育论丛;1986年01期

2 柳斌;关于制订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几点意见——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各科教学大纲统稿会上的讲话[J];课程.教材.教法;1987年07期

3 姜玲芝;台湾的中小学教育[J];科技导报;1988年05期

4 郑尚志;老区义务教育刍议[J];九江师专学报;1989年01期

5 孙喜亭;;人的教育与劳动力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9年03期

6 任志东;我省义务教育初中数学二级培训圆满结束[J];江西教育;1993年09期

7 圳耀;;欧洲各国义务教育的异同[J];世界教育信息;1994年04期

8 王建军;评清末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J];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06期

9 胡喻山;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务教育经济活动应遵循的经济规律[J];教育财会研究;1999年03期

10 张光政;改革和完善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美玲;;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背景及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朱凤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两免一补”状况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亚林;雷万鹏;;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十年来的政策回顾与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玉红;;关于应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策略——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彦伯;;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杨玉琼;;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均衡状况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任楠楠;;时代召唤:构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基于江西省城乡中小学685份学生问卷调查[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陈纯槿;王红;;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补偿的构想[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慧勤;刘寒雁;;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以云南省河口县义务教育经费预算能力建设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亚君;高长波;;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潜元兹;义务教育不应仅是“地方事业”[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记者 董康;江苏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新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见习记者 周爱玲;我市义务教育全面实行“一费制”[N];酒泉日报;2005年

4 记者 李智 李卫中;我省义务教育要升级[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5 湖北省襄樊市襄城职高 铙青莲 马祥安 湖北省襄樊市卧龙中学 李红梅;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N];中国贸易报;2008年

6 记者 肖姗邋实习生 何蓉蓉;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N];南京日报;2008年

7 苗武军 宋晓敏;左权义务教育率先全免费[N];山西日报;2008年

8 吴宏豪 汕头市金平区财政局;浅谈加强城镇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N];汕头日报;2008年

9 李芳;30县市将试水13年义务教育[N];云南政协报;2008年

10 记者 张晓晶 刘宝森;山东代表:义务教育免费更显普高“失血”[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尚伦;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模式与选择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黄凯玫(Cadelia Lane Ambrose);圣卢西亚的学校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申国昌;守土经营与模范治理的双重变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宁;地缘与学缘:一九二○年代的安徽教育界(1920-1926)[D];复旦大学;2007年

9 丰向日;“教育平等”观念在中国(1840-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郭雅娴;中国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张喜;利益、失灵与均衡[D];安徽大学;2010年

2 伍红梅;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侯娓娓;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唐先斌;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5 杨承丽;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其地方政策选择[D];山东大学;2010年

6 隋明刚;中日义务教育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刘志艳;城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魏兰兰;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钟耿;县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吴华明;广州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60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660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c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