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教育管理学》教材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31 11:01

  本文选题:《教育管理学》 切入点:教材比较 出处:《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11期


【摘要】:通过对国内三套《教育管理学》教材的比较发现,由于编写过程中不同的学科倾向使得三套教材在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和内容呈现方式上都存在差别。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对教材进行再次加工;并重视案例分析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角色,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设计新的案例。
[Abstract]: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ree sets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textbooks in China, it is found that the three sets of textbooks are different in content selection, content organization and presentation due to different disciplinary tendencies in the course of compiling. Teachers should play a subjective role.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reality, the teaching material is processed again with the content of the textbook,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case analysis in the course teaching is emphasized.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the textbook, th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and life experience are designed new cases.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与权益关系研究”(编号:10YJC880167)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去行政化改革及法制保障研究”(编号:XJK011QJK002) 2013年江苏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重点项目“高校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价制度研究”(编号:2013JGZD018)
【分类号】:G40-0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崴;教育管理学科体系:概念、分类与整合[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刘中仁 ,熊斌;高等教育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1年05期

3 卢晓东;高等学校教材选用与教材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1年05期

4 范印哲;大学教材设计模式的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正贵;论学校管理的教育关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2 袁益强;;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探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宋波;浅淡高校校长职业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孙东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周进军,王小慧;论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6 孙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张杰;;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郭胜利,于淑平;目标设置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9 赵丽然;刘腾;;简论教育技术能力在院校人力资源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01期

10 徐永利;;系统办学背景下省(市)级电大直属学院的地位与作用[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荣艳红;;“按成绩拨款”:1862年英国教育修正法案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骆东风;;中小学教师管理中两难问题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张世余;;浅谈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问题[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刘凯;;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审视[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杜屏;杨中超;;对学校效能增值评价的回顾与反思[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保峰;;论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精神[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世杰;香港新高中推行通识教育科之前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冯平;压抑与超越:高校管理异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齐德广;军医大学临床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6 陈小华;城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D];西南大学;2011年

8 宋延军;基于公平理论的高校教师薪酬制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薛嘉春;区域基础教育资源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惠君;“校园内的公共服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杜丹阳;Z高校师资管理状况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张旭;关于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曾强;破解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5 曾湘琼;地方大学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孙启友;产学结合提升艺术设计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余磊;高职院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浦黎霞;农村小学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的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胡松龄;教师专业化视野下中学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陆正芳;“研训教一体化”中小学德育管理者培训模式的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袁德宁;面向21世纪 深化大学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2 卢铁城;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十大影响[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映川;;谈教育技术学的培养目标与就业前景[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2 王运武;王太昌;;论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年03期

3 杨虎民;;制约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根本问题及其展望[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9期

4 崔景贵;;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与教材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04期

5 林丹;;学科性质、学科体系抑或学科功能?——理性审思教育学学科地位的独立原点[J];教育学报;2007年03期

6 丰向日;;关于“教育史学”学科性质与研究取向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9期

7 程天君;;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交织——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一个内在焦虑[J];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8 徐继存;;教学论的本性与追求[J];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9 张忠华;;教育学学科科学性研究探索[J];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02期

10 方红;;“教育学”的词源演变与应用现状之考察[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岳天明;;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田汉族;;关于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思考[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孙昌龄;;《清末到解放前的我国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演变史略》[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4 许建美;;布里克曼教育史学观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李和平;;教育史学功能及其内在三层次结构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陶塑;许燕;刘嘉;;北京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及相关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朱妙仙;陈巍;杨利金;;小学青年教师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张延昭;;教育史研究中的“教育缺失”现象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尹红峰;;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李曜明;教育管理学的五个发展趋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戴志强;课改,别忘了教师的苦和累[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重庆市永川教研室 孟英富;美术新课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N];中国艺术报;2006年

4 俞江;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性[N];美术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张贵勇;阅读 让教师悄悄地改变[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记者 王立;拉萨市着力规范县级教研室管理[N];西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婉;我国中学性教育教材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舒健;高中网络技术应用教材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秀文;大学生自我妨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田涛;论教育学的人文学科性格[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5 任珂;论教育学的人文意蕴[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贾婧;大学生交流恐惧与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温丽娜;大学生普遍信任对静态博弈决策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云;素质教育:教育哲学的当代热点[D];新疆大学;2002年

9 蒋菲;试论我国20世纪90年代元教学论研究的成就、问题、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国喜;信息技术与经济生活教学整合的模式及案例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90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690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0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