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堂改革概览与展望
本文选题:基础教育学校 + 课堂改革 ; 参考:《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08期
【摘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概览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影响广泛的课堂改革力量发现,其有以下几个特点:外推内驱型的改革动力;以生命的回归与彰显为价值诉求;以关系、过程与时空之变为改革核心;同时,学生社团发展助推课堂外部变革。展望未来,基础教育学校课堂改革的基调为呼唤理论、自觉践行;价值取向为培养公民,激发生命共鸣;课堂形态将超越围墙,重视自我教育;课堂教学内容更多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媒介将呈现立体式网络特点。
[Abstract]:Deepening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carrying out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are the strategic them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An overview of the classroom reform power of basic education schools in China in the past ten years shows that it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extrapolation of the driving force of reform; taking the return and manifestation of life as the value demand; and taking the relationship as the basis.The process and space become the core of the reform, mean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 community promotes the external reform of the classroom.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the basic education school classroom reform calls for the theory, consciously practices, the value orientation is to train the citizen, excites the life resonance, the classroom form will surpass the wall, pay attention to the self-education;The cont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will be chosen by the students, and the media of teaching will be characterized by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作者单位】: 南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青年课题“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机制研究”(项目编号:EHA110356)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熊川武;;论自然分材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吴遵民;;当代国际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动向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08期
3 肖增英;薛红霞;;山西“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系统审视与精细构建[J];中小学管理;2012年07期
4 克里斯蒂·沃德;戴婧晶;;“友善用脑”:让学生成为快乐高效的学习者——“友善用脑”的教学原则与策略[J];中小学管理;2012年11期
5 郭宇宽;;六年大于十二年?(上)——访青海果洛州吉美坚赞福利学校[J];中小学管理;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唐勇,朱长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韩传信;;农村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提升途径的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杨凤仙;;关于校本教研建设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周志刚;孟娜;;对话教学现实问题透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张锦智;张春秀;;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主体间性视角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徐在中;;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岳伟;;论关注学生快乐体验的大学课堂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汪思锋;;试析雅斯贝尔斯的师生生存交往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学教育普及和发展中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9 周建中;;“种子萌发”课外探究活动的设计与研究[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朱晟利;;再谈以人为本的教育[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晓楠;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韩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悦;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曼红;教师的课堂情境知识及其建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艳玲;英国家校合作的新形式——家长担任"教学助手"现象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2 刘婷;感受英国的课堂教学[J];江苏教育;2004年01期
3 韩民;千山万水寻觅去 为有清风扑面来——欧洲教育考察感言[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03期
4 袁利平;澳大利亚、日本、泰国和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比较[J];世界教育信息;2004年12期
5 杨天平;欧洲七国关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项目的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6 黄晓颖;国外分层教学的历史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年17期
7 尹志梅;美国“分层课程”教学模式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8 郭春燕;美国小班教学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9 田如琼;日本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四个特征[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05期
10 本刊编辑部;;山西课改观察——我们的视角[J];中小学管理;201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国华;;朱永新解析“新教育”理想课堂三境界[J];今日教育;2010年03期
2 黄培健;;生物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1年48期
3 赫智慧;浅谈课堂教学改革[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孙贞锴;;什么是真正的“课堂和谐”[J];班主任之友;2006年05期
5 蒋旭艳;;中职财会教学与素质教育[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曹波;;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浅谈处处设疑[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年S1期
7 张扬;张宏冰;杨先达;高友鹤;;利用文献讨论课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素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8年08期
8 金碧薇;杜英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06期
9 孙志远;;从“任务驱动”到自主生成——中学历史学科利用“预学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11期
10 胡珊珊;张颖;刘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探析[J];才智;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商喜璋;;我的“和谐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2 孙西洋;;新课程标准下实施和谐教学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3 商喜璋;;我的“和谐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张映伟;;“制冷原理与设备”多媒体教学优化设计探讨[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5 李庆华;马凤;;提高课堂效率,从课堂模式开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6 杨敏;;布置开放型作业,开发学生潜能[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吴兴东;;新课程改革下的小班化课堂改革和数学中的创新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8 吴兴东;;新课程改革下的小班化课堂改革和数学中的创新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9 林晓芸;;浅谈在教学工作中实践对学生的素质评价[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10 卢熙;;“铸就”鲜活的英语课堂 师生共同进步之所依[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志强 林琳;“四部曲”奏响课堂改革主旋律[N];淄博日报;2010年
2 九江市十二中 周伟生;如何运作高效课堂改革[N];九江日报;2010年
3 龚明俊;课堂改革切忌矫枉过正[N];工人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鲍仁;课堂改革:催生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文化[N];泰州日报;2011年
5 朱德全 龙登丽;课堂改革:能否基于问题开处方?[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本宝 继俊;郸城县实施质量提升工程 创办人民满意教育[N];周口日报;2010年
7 记者 常国梁;教育部力推“洋思经验”[N];泰州日报;2006年
8 江苏省淮北中学 石峰;在“变”中深化政治课堂改革[N];新华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蓝溪 通讯员 赵万新;走进培英解读“健康课堂”教学模式[N];天津教育报;2007年
10 本版编辑 赵小雅 山西省晋城一中校长 陈铁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思维、学会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纪德奎;变革与重建:课堂优质化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党书坡;美国基础教育学校选择制度透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宋燕飞;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蒋惠英;学案导学法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颖;任务型教学法在中专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亚琼;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衣明霞;高中历史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7 徐泽敏;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导学案设计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石岩;高中数学“271”教学模式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益宏;湖北省钟祥市第三中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孙青华;推广校本课程开发政策: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39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739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