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主观幸福感关联性研究
本文选题:性别特征 + 态度 ; 参考:《中国学校卫生》2013年04期
【摘要】:正性别角色态度(gender role attitudes)是指人们对两性在行为、活动及任务等方面平等程度的知觉及所持有的态度倾向[1]。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依据自我设定的标准对本人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指标[2]。性别角色态度、主观幸福感均为个人的主观认知、评价,受综合性因素影响。笔者选取两者共同性、主导性因素之性别差异为角度,分析当前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联性,为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供参考依据。
[Abstract]:Positive gender role attitudes refers to people's perception and tendency towards gender equality in behavior, activity and task [1]. Subjective well-be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refers to the overall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individuals according to the self-set standards. It is a subjective, holistic and relatively stable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index [2]. Gender role at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re all personal subjective cognition, evaluation, and influenced by comprehensive factors. The author chooses the gender difference of the two common and dominant factors as the angl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role at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单位】: 温州医学院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彦牛;王艳芝;;领悟社会支持及安全感与大学生自杀态度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2期
2 夏云;;某高职院校医学生对自杀的态度[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2期
3 赵富学;郭宏远;谢智学;;体育活动对藏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获得水平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5期
4 龚艺华;;淮阳市518名中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我价值感水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7期
5 左银舫;;湛江地区950名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9期
6 高亚兵;彭文波;骆伯巍;周丽华;叶丽红;;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与自尊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1期
7 龚艺华;;重庆市578名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水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3期
8 李志凯;;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11期
9 贺小华;张建育;;大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1期
10 王艳芝;李彦牛;杨轶;;大学生的自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晓燕;周福轩;;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是教育成功的前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张妍;向燕辉;陈红;;四川地震灾区群体灾后人格与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郑日昌;王秀玲;;关于睡眠的非功能性的信念和态度与睡眠质量相关性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卢家楣;樊琪;袁军;卢盛华;贺雯;刘伟;;对学生情感分类及其评价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张可;张日f;;中小学教师对学校欺负行为的认知及其应对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邹颖佳;胡竹菁;;重点与普通中学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沈潘艳;;从传统节日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钟建安;向梦弦;;情感、认知和态度:探索跨产品类型广告的心理效应[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于涛;许百华;;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行为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曹文;陈红;;自我表达对选择态度的影响:外显与内隐上的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许又新;对自己的态度[N];健康报;2001年
2 编译 杨孝文;心理阉割容易制造恐怖分子[N];北京科技报;2005年
3 侯健;学生的智商与情商[N];兵团日报(汉);2000年
4 李顺如 王林英;边缘型人格障碍[N];中国妇女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吴芳和 通讯员 张灿灿;如何让大学生远离“心病”?[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王金凤(北京十一学校);家校互动[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广西区民族医药研究所副主任医师 容小翔;学生缘何作弊[N];中国医药报;2001年
8 ;到底多少大学生有心理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陈香瑶(福建省龙岩二中);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尹超(北大附小);心灵放飞[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春林;工作满意度的测量及其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2 张慧媛;ELT课堂中教师的消极行为对学生心理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热生;学生抑郁症的心理机制及其干预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丽云;大学生认知方式与吸烟态度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晓刚;青少年学生抑郁自评量表的初步编制[D];西南大学;2007年
6 李扬;家长对欺负行为的态度及干预方式与儿童欺负行为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芮秀文;苏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孙美兰;巢湖市15~39岁农村女性自杀意念的流行病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9 王君;中小学生抑郁症状现况及其认知行为干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10 何莉;合肥地区城乡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26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26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