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教育中的“志愿失灵”及其矫正
本文选题:农民工子女 + 志愿失灵 ; 参考:《求实》2013年S1期
【摘要】:正一、农民工子女迫切需要志愿者组织的积极参与随着"两为主"(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决定和城镇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实施,农民工子女在父母打工城市就地入学的权利得到了政策的保障,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得到了基本的解决。然而,子女能够入学并不是农民工对其子女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得到子女入学的权利后,予女的学习状况正在成为农民工下一步关注的焦点问题。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Abstract]:First,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urgently need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along with the decision of "two-oriented" (mainly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management, mainly by full-time public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ree polic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ities and towns. The right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to enter local schools in cities where their parents work has been guaranteed by the policy, and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schooling" for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has been basically solved. However, the ability of children to attend school is not the ultimate goal for migrant workers to educate their children. After getting the right of children to go to school, the study condition of the female is becoming the focus of the peasant workers'next step.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for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作者单位】: 大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志愿者服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IA090202)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咏梅;刘开文;;让农民工子女“进得来、留得住、有进步”——城市学校农民工子女教育策略探析[J];今日教育;2007年Z1期
2 田亚君;阳锡叶;;让进城农民工子女同享一片蓝天[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9年10期
3 王光华;刘永红;;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杨立红;张亚丽;;关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宁夏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的调查[J];共产党人;2008年07期
5 徐丽敏;;城市公办学校中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26期
6 曾小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浅析[J];统计与管理;2011年04期
7 马坚;马爱萍;;不要折断他们的双翅——谈农民工子女教育[J];新课程(小学版);2010年01期
8 ;开年聚焦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01期
9 钟士军;;城市中学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7年03期
10 汪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亟待转型[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莉;;努力造就我国高素质劳动后备军——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刘桂桂;聂独席;;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思考——以贵阳市为例[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郭雁;;关爱农民工子女 构建和谐校园[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张淑琼;;试论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张柠;;论广州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基于教育政策执行的视角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2007浙江就业报告 农民工问题研究 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杭州为例[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侯晓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预防农民工犯罪对策探析[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8 袁连生;付尧;李奇;;北京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袁连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改革[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翟林;;武汉市农民工子女体质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意亮;让和谐阳光照耀农民工子女教育[N];人民政协报;2007年
2 记者 杨济泽 李明 通讯员 杨猛 许志翔 裴延炜;新浦区:千余农民工子女顺利入学[N];连云港日报;2009年
3 谢建超;多重障碍羁绊农民工子女教育[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刘巍;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思考[N];黑龙江日报;2005年
5 戴律国邋见习记者 陈曦;促进农民工子女就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翟晋玉;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必须重视教师权益[N];中国教师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贾青芳;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 真难还是假难[N];中国特产报;2006年
8 张帆;徐永光:求解农民工子女教育“世纪难题”[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9 令伟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不能靠“权宜之计”[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沈峥嵘;“他们学不好,10年后这个城市就会后悔!”[N];新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沈涛;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3 邵宁;身份与排斥:中美非主流社会群体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陈小华;城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潇;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与阶级再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袁卫华;农民子女教育投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吕开宇;外出务工家庭子女教育决策机制及其政策内涵[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8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孙婷;志愿失灵及其矫正中的政府责任[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秋林;新时期进城农民工行为选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亚杰;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柯凌云;从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看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平等性[D];广西大学;2011年
3 马丛红;和谐社会视域下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旺;农民工子女教育中的社工介入[D];苏州大学;2012年
5 刘莉;农民工子女英语后进生管理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6 秦洁;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陶艳婷;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方辉东;在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适应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李慧;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不同类型初中就学情况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磊;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26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26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