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类视野下的记中学、做中学与悟中学
本文选题:知识分类 + 记中学 ; 参考:《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06期
【摘要】:从知识分类的角度看,当前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秉持的单一的事实性知识观,导致学生的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缺失。为此,需要重视教学方法背后的知识分类,把学习方式与知识类型联结起来,走出记中学和讲授法的误区,探索做中学和悟中学的教学模型。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the main problems in current classroom teaching are largely due to the teachers' single view of factual knowledge, which leads to the lack of students' methodological knowledge and value knowledg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knowledge behind the teaching methods, link the learning style with the types of knowledge, go out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middle school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explore the teaching model of the middle school.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DHA080097)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金瑜;;基于新知识分类的教与学关系新探[J];现代教学;2011年05期
2 赵正;;重新评价杜威“做中学”教学原则[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3 陈宏毅;实用主义教育与“生活教育”——杜威与陶行知教育理论之比较[J];求索;2003年04期
4 刘杏林,马二敏;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年05期
5 贺彩霞;王较过;;走出误区,使“做中学”形神兼备[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唐永中;孙杰远;;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知识分类与课程设计[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宣仲良;;论关键能力及其培养[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陈彩燕;;费尼克斯的知识分类与课程编制理论述评[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陈小红;马乐诚;;通识课程内容的探讨——以知识分类理论为依据[J];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03期
10 韦钰;;我国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历史与展望[J];科普研究;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振中;韩慧健;;信息技术背景下新型交互式教学模型的研究和实践[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彬;向茂甫;;教育学史在我国的演进和发展——学科制度建设的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闫引堂;;曼海姆教育社会学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凝 仇方迎 实习生 安转红;做中学"在中国[N];科技日报;2002年
2 邱学华 尝试教学理论创立者、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常州师范学校原校长;我所追求的理想学校[N];天津教育报;2010年
3 雷祯孝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电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电影课催生交响课程新时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翟晋玉;在“做”中“教”与“学”[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黄一琨;教育,倾斜的财富通道[N];经济观察报;2005年
6 朱兴国(天津市和平区中心小学);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及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宋晓梦;“做中学”才能提高培训效率[N];光明日报;2002年
8 吴春芳;语文阅读复习中的整体结构与课堂设计[N];中国信息报;2004年
9 赵萍;感受异域的教育风景[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中科;科学界教育界携手探讨“做中学”[N];福建科技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彩燕;关于整合课程知识观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水芳;基于活动的网络课程设计[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栗曦坤;虚拟演播室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瑛;中国科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吴兵;基于知识分类的教育游戏设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王莹);目标导向教学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宋进喜;理论引领的体验式培训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平;专业化发展不同阶段教师的核心知识差异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庞宇;知识分类理论在Moodle环境下互动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姜琳;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27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27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