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对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重新解读——整合游戏背景与教学背景下ZPD

发布时间:2018-05-06 02:31

  本文选题:最近发展区 + 游戏 ; 参考:《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08期


【摘要】:维果斯基不但在教学背景下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PD)的概念,他还基于游戏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游戏创造了儿童的ZPD"的观点。在游戏中,儿童总是有超越他当前年纪和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与教学背景下的ZPD相比,游戏背景下的ZPD有着不同的特征:它不是由成人创造,而是游戏本身所为。它存在于多角色系统中,更关注问题的发现和试验,关注创造的过程。游戏中连续的ZPD的出现及解决使得个体的所有发展领域发生动态变化,从而导致儿童整个个性结构的质变。因此,应该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理解ZPD的内涵:ZPD应具有两个层面的距离,一是个人的现有水平与合作后更高的潜力之间的距离;二是合作后更好的潜力与个性的质变之间的距离。
[Abstract]:Vygoski not only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ZPD in the context of teaching, but also put forward the view that "play creates the ZPD of children"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y and development. In the game, a child always behaves beyond his current age and daily life. Compared with ZPD in teaching background, ZPD in game context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t is not created by adults, but by the game itself. It exists in multi-role system. I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problem discovery and experiment, and to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The emergence and solution of continuous ZPD in the game make the whole development field of the individual change dynamically, and lead to the qualitative change of the whole personality structure of the child. Therefore,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ZPD in a broader contex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xisting level of individuals and the higher potential after cooperation,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better potential after cooperation and the qualitative change of personality.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分类号】:G4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海燕;;向游戏学习[J];今日教育;2010年02期

2 但菲;游戏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影响的现场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5期

3 万劲;新课程与游戏精神[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4 佚名;一生中最重要的人[J];师道;2004年01期

5 张小霞;田裕丰;;青少年网络电子游戏成瘾探微[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徐国芸;浅谈幼儿课间领域游戏的开展[J];江西教育;1997年Z1期

7 戴昭迅;别开生面的培训课[J];教书育人;2005年16期

8 陆辉;用FlashMX编写指法练习小游戏[J];中小学电教;2005年09期

9 杨军;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谈儿童游戏的心理机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10 李敏,姚本先;师生关系的游戏说[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兆瑞;;音乐游戏与儿童智力的培养[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2 陈红梅;;用心灵游戏 助人格完善——心理健康课体验学习初探[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倪伟;;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中的活动艺术[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王公银;;中小学生网络依赖的定性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玮;;中学生迷恋网络游戏之心理探源及其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辽宁省绥中利伟高中课题组;;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创新能力发展关系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7 鲍艳双;;如何开展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8 包群儿;;创设良好氛围 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安方明;;赞科夫的“一般发展”理论在90年代的新发展[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李小雁;丁养斌;曲敏;;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分析及行为矫治[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新沂一中 李勇;室内游戏五则[N];中国体育报;2003年

2 吉林北华大学体育师范学院 李文石 李军;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N];中国体育报;2001年

3 德龙;被孩子窥视到性生活怎么办[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4 于惠中;家有“输不起”的孩子[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记者 顾晓萍 实习生 甘璐璐;心理社区走进27中[N];石家庄日报;2007年

6 汪国新;游戏体验可以育德[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北京师范大学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黄小玉;教育和游戏之间能否找到平衡点[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 胡乐乐;校园游戏别消失[N];光明日报;2011年

9 通讯员 郭亚萍 鲍效农 记者 毛长久;一堂课就像师生共同完成的游戏[N];杭州日报;2005年

10 湖北省竹溪县中峰中心学校 吴忠富;防震演练岂能变轻松游戏[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馥毓;教育的效率测度与人力资本理论的深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詹青龙;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鸿;教师教学知识的统整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何美;美国优秀科学教师专业标准、评估及认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苏姗姗;交往教学的生命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陶凤翔;高校数字化学习与师生共同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敏;“游戏”在师生交往中的本体价值[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2 郭晓霞;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应用与拓展[D];吉林大学;2007年

3 侯会美;游戏精神观照下的创造性教学[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晓;对一个青年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回眸[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薇;发挥教师的中介作用帮助学生通过最近发展区[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琳;游戏化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义德;论哈里·波特的人物形象对我国青少年心理教育的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韩庆年;电脑游戏中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段明希;数字化游戏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峰;混合式协作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50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50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a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