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教学文化与校园文化

发布时间:2018-05-26 11:49

  本文选题:教学文化 + 校园文化 ; 参考:《教育评论》2013年06期


【摘要】:教学文化是大学校园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是校园文化中的亚文化。教学在大学居于中心地位,教学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教学文化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对话、交流、接触等各种信息传递过程而展现和表达,教学文化的特征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品格。
[Abstract]:Teaching culture is a unique form of campus culture and a subculture in campus culture. Teaching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universities, and teaching culture is the core of campus culture. The teaching culture is displayed and expressed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dialogue, communication and contact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culture determine the character of the campus culture.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基金】:201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人文主义视野下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演变与归向”的成果,批准文号2012BJY014
【分类号】:G424;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潘吉仁,周萍;论管理文化、学术文化和教学文化在大学改革和发展中的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06期

2 刘庆昌;;教学文化:内涵与构成[J];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3 刘旭东;论课程改革与教学制度创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高兆明;;论习惯[J];哲学研究;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东徽;明珠;蔡晓琳;;高等院校校园景观特色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2 杨丹;刘自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统计学系列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3 翟莉;学生家庭文化:影响师生关系的“远位变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王端庆;钱静;于永华;;深化教改,培养前瞻性专业人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郝艳萍;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功能观及其启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王义遒;;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的“博通”与“专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查代春;;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支持服务文化建设的五大策略[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8 刘宝存;科尔大学理念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9 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10 刘宝存;不合时宜的真理——赫钦斯大学理念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2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王炳华;江顺;;文化融合:多校区大学建设不可或缺的工程[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4 曾春花;;企业管理理论在贵州高校管理中的应用[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顾霞芬;;公立高校管理去行政化改革的思考[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刘晓斌;;我国大学管理行政化的弊端与改革思路[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孙华;;论当前大学公共危机的发育机制[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赵红亚;;试论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文少保;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变迁与运行治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周玉容;教学型大学质量经营:理论与策略[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莉;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冬;积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功能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佳;论我国高校资助体系中大学生权利的法律保障[D];湘潭大学;2009年

4 杜保鹏;江西理工大学“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卞良;中学生网络礼仪教育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袁昆明;在校大学生对高校服务满意度调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许成来;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习环模式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庄莉贤;小学语文教科书性别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邵焕举;“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巴永贵;中西方大学校训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定仁,刘旭东;教学评价的世纪反思与前瞻[J];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健;靳艳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构建新课堂教学文化[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8期

2 林茶居;;探寻健康的教学文化——读李希贵《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J];人民教育;2008年10期

3 闫红梅;;浅论教学文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5期

4 杨梦琪;;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文化的转型与建构[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2期

5 晋银峰;扈欣华;;论教学文化的生活诉求[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车丽娜;徐继存;;论教学文化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7期

7 万恒;;听评课活动营造“同伴互助”教学文化[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02期

8 林晓琴;李玉芳;;中西课堂教学文化的对比与文化导入[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22期

9 田艳兵;;论教学文化视角下的教室布置[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10 江萍萍;李姝;;论课堂教学文化重构中学习力的生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倪娟;海门市海南中学课题组;;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初中课堂教学良好心理状态的实验研究”中期实验报告[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2 李春鹏;张新奎;李为民;;信息化课堂教学“三原则”解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郑祖利;;浅谈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卢传梁;赵润麒;;试论“主体性教学”(节选)[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5 庞维国;;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性学习:生成论的视角[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凤平;;对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认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7 李玉堂;;奏好课堂教学“三部曲”[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8 鄢晓英;雷俊丽;;探讨课堂提问[A];第十五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工程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凤平;;对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认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10 林叶锦;李世臣;;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实现方法[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严育洪;莫让学生在“被学习”中悟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2 顾金光;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之符号诠释[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崔丽霞;小议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N];莱芜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鲍仁;课堂改革:催生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文化[N];泰州日报;2011年

5 严永梅;课堂教学要有“厚重”感[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特级教师 金哲民;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N];东方城乡报;2008年

7 黄梅县教学研究室 王定成;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谨防几个误区[N];黄冈日报;2009年

8 张国富 作者单位 靖远县北湾中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N];白银日报;2005年

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张梅玲;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阳光心理[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明冰洁;新课程课堂教学之我见[N];驻马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晋银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秀峰;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良初;课堂传播效果:研究的维度与理论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成;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教学文化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谭安娜;教学文化十年研究的反思与展望[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郭静静;课堂教学文化的批判与建构[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强;在线测评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小青;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侯元丽;课堂有效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占丰菊;课堂教学中教师互动性决策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奕;中国语境下中外教师课堂互动的对比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李红玲;论教学反思[D];山西大学;2007年

10 赵晖;哈尔滨市南岗区小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37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937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d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