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教师的核心价值观
本文选题:教师核心价值观 + 古代教师 ; 参考:《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摘要】:教师价值观是教师身处的那个时代的教育价值观的集中反映和原色折射。穿透我国古代社会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的主色,就是我国古代教师群体所拥有的儒家核心教育价值观。概而言之,我国古代教师的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弘道弘毅的人生价值观、修身为本的道德价值观、敬业乐教的职业价值观、仁智相彰的知识价值观、仁爱中和的人际价值观等方面。
[Abstract]:The teacher ' s values are the central reflection and the primary color of the educational values of the times in which the teacher is in . The main color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Chinese teachers is the Confucian core value of education owned by the ancient teacher group . In brief , the core values of ancient teachers in China are mainly embodied in the aspects of carrying forward Hongyi ' s life values , cultivating as the professional values of our moral values , professional values and benevolence , and the values of knowledge values , benevolence and interpersonal values .
【作者单位】: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党办、院办;
【分类号】:G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文洁华;;中国传统儒家知识论之当代意蕴[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刘述先;;儒家传统对于知识与价值的理解与诠释[J];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继红;;知识与道德的安顿——《论语》论“学”的内在逻辑线索探微[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2 刘克兵;朱熹知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康宇;儒家美德与当代社会[D];黑龙江大学;2007年
4 陈永杰;早期现代新儒家直觉观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祥金;;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狱制的影响[J];齐鲁学刊;2006年04期
2 刘仙洲;儒法斗争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年04期
3 郑霖;;《三字经》中儒家教育思想的哲学意蕴[J];兰州学刊;2007年S1期
4 郑霖;;《三字经》中儒家教育思想的哲学意蕴[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岳彩琴;焦玉珍;;慎独与青少年网络道德要求的契合[J];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6 汪细莲;余红军;;简议儒家教学思想对现代教学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10年09期
7 赵世杰;谭广鑫;;先秦时期儒、道养生思想初探[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陈彦旭;;中国古代恤刑略论[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王辉,黄水群;专题13 中西思想发展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Z1期
10 陈应琴;;儒家法思想略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金涛;;闽赣地方神崇拜与思考[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熊黎明;;现代经济发展对儒家思想的扬弃[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卢明;;儒家思想在教育中的创新发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4 崔梅;;儒家思想与现代公共关系[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5 杨肇焱;;鲁迅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6 于波;;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科技的近代命运[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段跃庆;;逻辑思维与先秦儒家思想[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8 王文光;;儒家思想在十六国时期民族融合中的作用[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9 李槐;;社会转型与儒家思想[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10 刘汉光;;浅论儒家思想对我国生态型诗学的构建[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2 徐从桉;儒家思想左右中国建筑[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3 丁海燕;儒家思想的当代意义[N];济宁日报;2006年
4 《商务时报》特约评论员 胡星斗;建立现代儒家企业制度[N];商务时报;2007年
5 泰达荷银投资总监 刘青山;儒家宽容与投资和谐[N];证券时报;2006年
6 许嘉璐;从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大视野看儒学复兴[N];北京日报;2007年
7 郑任钊;子部之儒家[N];光明日报;2006年
8 梁瑛;儒家思想如何应用于现代?[N];深圳商报;2006年
9 林甘泉;“儒化中国”行不通[N];北京日报;2007年
10 同心;企业文化与中国儒学[N];中国文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冬;先秦儒法思想继承改造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丽丽;先秦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代钦;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D];西南民族大学;2008年
5 朋星;杜甫与先秦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6 王瑜;明清士绅家训研究(1368-1840)[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梓根;孔老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肖伟韬;白居易生存哲学综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旭川;中国小说续书的历史发展[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严春宝;新加坡儒家文化传承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玉龙;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传统武德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胡泊;论先秦儒家贵“生”重“死”的生命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崔洁;中国儒家思想与现代平面设计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4 王广勇;陆贾《新语》在儒家思想史上的地位初探[D];山东大学;2005年
5 单永莲;先秦儒家军事思想探索[D];郑州大学;2007年
6 孔娜;曾国藩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7 牟正甫;章士钊儒家特征的民主观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8 陈刚;辽上京兴建的历史背景及其都城规划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郗泽宁;儒家思想与大学生守法意识培养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张超;张衡诗文中儒道思想[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69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969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