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及其启示
本文选题:日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 内容 ; 参考:《教育探索》2013年08期
【摘要】:日本对青少年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集团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个性教育和民主主义教育。其教育途径有:重视家庭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性作用;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对我们的启示是:要把对青少年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要在重视我国传统的同时,积极吸取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要重视采取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Abstract]:The main contents of Japane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young people include patriotism education, collectivism education, outlook on life education, personality education and democratic education. Its educational approaches include: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family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iving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school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king full use of all kinds of social resourc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ll permeate all aspects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activities. The enlightenment to us is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young people should be placed 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educational work, while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tradition of our country, we should actively absorb the beneficial elements of foreign cultu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ombination of explicit education and implicit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哈尔滨理工大学;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符桂芹;日本道德教育论析[J];东北亚论坛;2004年03期
2 靳义亭;;日本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8期
3 朱平;张敏;姚本先;;日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年11期
4 王友良;周勇;;日本思想政治教育之剖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苏寄宛;21世纪日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6 曹能秀;王凌;;论战后日本道德教育的工具化倾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卓;周志国;;隐居制度论[J];东北亚论坛;2006年05期
2 杨新宇;;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新进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12期
3 孟迎辉;;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覃欢;;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传承;2012年24期
5 曲士英;;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5期
6 周红肖;于基伯;刘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启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12期
7 查丽华;陈晓涛;;日本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及启示[J];学理论;2011年03期
8 王贺兰;;论战后日本教育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及其意义[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9 马升翼;;日本公民教育的经验及其启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陈海燕;李寒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意识与角色定位[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湘明;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升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欣;从社会转型的视角看提高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时滨;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探索[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1年
4 国旗;拔尖创新人才核心价值观塑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5 邓慧娟;日本家督继承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秦艺;普通高校与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维度比较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春;社区矫正中的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8 葛艳丽;新时期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珏;战后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及其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谢瑞君;日本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嬗变与思考[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俊珂;日本和新加坡学校德育特色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2 陈义禄,李俊勤;韩国教育与道德教化的考察及思考[J];当代韩国;2004年02期
3 朱艳圣;冷战以后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及日本政治的发展趋势[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05期
4 陈立思;李宗浩;;日本动画与日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程利;日本的道德教育及高校德育改革[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冯增俊;韩国学校道德教育之探讨[J];广州教育;1993年Z1期
7 高峰;世界一些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情况透视[J];理论观察;2000年04期
8 吕尚彬;日本高校德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J];攀枝花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9 付兵儿;日本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途径管窥[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3年04期
10 李望舒;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克军;对教师修养的伦理学分析[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刘开英;人格培育的内容与途径[J];甘肃教育;2003年S2期
3 侯晓利;;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钱同舟;;试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具备的内容及途径[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杨林;;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公民教育[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3期
6 谢记军;;谈谈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杜召荣;;教后记——教育科学研究的起点[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8年03期
8 徐桂娟;肖云;;谈中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2期
9 何金科;;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刍议[J];闽江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左雪峰;;教师专业化发展内容及途径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蕾;;对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2 于景华;王永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3 解国柱;;教师评价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武翠红;周采;;论外国教育史学理论及研究的必要性[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赵睿;;浅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关于科学教育教学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孔锴;孙启林;;试论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内容、途径与效果——以建国至内战时期为中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宋兵波;;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新视角——试论“重新认识”教育思想史的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王书荃;;个别化教学的由来和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尚艳波;;以系统原理为指导 提升班级建设成效[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周恒;;班集体建设中的智力背景及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敏;浅谈提高教师素质途径[N];经济信息时报;2000年
2 宁惠萍(作者单位系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途径[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李宝丰 宁日壮;主体性德育的途径和形式[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李岚 吴丽平;学校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刘雪梅;提高学生课后作业效率的途径[N];西藏日报;2001年
6 卢 斌;项目校:信息化教育的成功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普布卓嘎;德育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N];西藏日报;2001年
8 ;体验研究性学习时代[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王奇;不合格留学中介八大陷阱[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10 谢辉;“新世纪人才需求与多样化升学通道”[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志军;德育管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启梅;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郑敬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叶万军;农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永强;试论杜威的“泛职业教育观”[D];河南大学;2005年
5 宫黎明;校本课程评价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6 郑红莺;美国学校德育途径方法借鉴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孟奕杉;中小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模式及支撑软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勇;邓小平教育思想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悦凤;宋代女子教育的内容和成就初探[D];河南大学;2007年
10 周文蓉;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36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036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