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公立学校教育的“终结”和范式转换——美国课程研究的境遇与回应

发布时间:2018-06-24 21:00

  本文选题:课程研究 + 美国公立教育 ; 参考:《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06期


【摘要】:近年来,美国公立教育不断处在"被改革"的状态,这些改革都是合理的吗?存在哪些问题?本文从后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研究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思。本文质疑了经济学对教育研究和课程研究领域的侵蚀,揭示出"技术中心主义"对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课程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面对美国公立学校教育濒临"终结"的状态,课程学者不应只沉浸在原有的概念体系中,课程研究可以从纵向(历史)研究和横向(视界)研究两条路径,通过借鉴国际课程领域的概念体系以及"复杂的对话",促使美国课程研究学科化,促成课程研究的新一轮范式转换,来理解和改造变化了的教育现实。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public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reformed". Are these reforms reasonable? What are the problems?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se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nceptual reconstruction curriculum research. This paper questions the erosion of economic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curriculum research, reveals the harm of "technology centralism" to American public school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deepening curriculum research. Faced with the state that American public school education is on the verge of "ending", curriculum scholars should not just immerse themselves in the original concept system. Curriculum research can be carried out in two ways: vertical (historical) study and horizontal (horizon) study. By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concept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urriculum field and "complex dialogue", this paper promotes the subject of curriculum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promotes a new round of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of curriculum research to understand and transform the changed educational reality.
【作者单位】: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浙江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后现代文化视野下的课程研究”学术交流活动
【分类号】:G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家军;后现代主义之于课程研究的意义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2 汪霞;;建构21世纪的课程研究:超越现代与后现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1期

3 李斯颖;;复杂科学视域下的课程研究[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4 金志远;;课程批评:课程研究的一个盲点[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13期

5 汪霞;;课程理论之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4期

6 高晓清;;一部充满“为人”情怀的课程研究力作[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7 杨爱程;;“八年研究”及其对我国课程研究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1987年02期

8 李其龙;联邦德国课程研究一瞥(上)[J];全球教育展望;1995年02期

9 冯增俊;泰国课程与教学改革探讨[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6年04期

10 郝德永;课程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评《阶梯型课程引论》[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韩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述评[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靳玉乐;;二十世纪美国七大课程事件评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吴国珍;;现代西方课程理论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张辉娟;;让体验成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建构幼儿园心育体验课程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5 魏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6 苏国华;刘军;;多元文化融合的课程文化[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殷建国;国家课题《闲暇教育课程研究》开题论证[N];淮安日报;2011年

2 赵宁宁;全球化平台 规范化起点[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岳刚德;现代和后现代语境下的课程话语[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蒋建华;全球课程改革走向何方[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翟艳萍;让孩子走稳人生第一步[N];蚌埠日报;2009年

6 黑龙江 王锐;网上谈课改[N];电脑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张海莹;基础教育要求过“三关”[N];社会科学报;2003年

8 ;课程与后现代主义[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郭晓明;让知识与人的心灵展开“对话”[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课改动态[N];中国教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霞;课程研究:从现代到后现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清;论质的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安桂清;整体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牧华;课程研究的生态主义向度[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静;意境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严书宇;社会科课程研究:反思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雨亭;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领悟课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于立杰;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罗欢;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时延辉;威廉·派纳的自传式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王吉;经验网络课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度;校情教育课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丽娜;课程的生态学基础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9 焦炜;课程行动研究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余洁;变革与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62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062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f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