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与心理韧性现状及其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25 19:29
【摘要】:【目的】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与心理韧性现状及其关系,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安全感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对遵义地区两所中学的267名留守儿童和644名非留守儿童进行测评。【结果】留守儿童在心理安全感各维度以及心理韧性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等因子水平较非留守儿童差(P值均0.05),留守男童在目标专注和积极认知因子上心理韧性水平较留守女童差(P值均0.05);留守儿童心理韧性与其心理安全感呈显著正相关(r=0.123~0.397,P值均0.05);心理韧性的个人力和支持力对其心理安全感各维度均具有显著效应,Beta值(绝对值)在0.121~0.440之间,解释因变量变异在21.5%~23.5%之间。【结论】遵义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及心理韧性水平有待提高。提升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水平,能有效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现状。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security and mental resilience of left-behind children, [methods] 267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644 non-left-behind children in two middle schools in Zunyi district were assessed with psychological security scale and mental toughness scal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left-behind children. [methods] 267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644 non-left-behind children in two middle schools in Zunyi district were tested. [ Results] Left-behind children focused on each dimension of psychological security and the goal of mental resilience. Emotional control, family support, The level of interpersonal assistance and other factors was worse than that of non-left-behind children (P all 0.05), and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left-behind boys was worse than that of left-behind girls in the factors of goal focus and positive cognition (P all 0.05), and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left-behind children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ir psychological security.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P = 0.05, r = 0.123, P = 0.397N, P = 0.05), and significant effects of individual strength and support ability of mental toughness on each dimension of their psychological security were found, and Beta value (absolute value) was between 0.121 and 0.440. The variation of dependent variables was between 21.5% and 23.5%.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security and mental resilience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Zunyi area should be improved. Improving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left-behind childre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sychological security of left-behind children.
【作者单位】: 遵义医学院人文医学研究中心;珠海人文医学研究基地;桂林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基金】:2012年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2GZZC32)
【分类号】:B8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平;徐礼平;李晶;王俊;;某市219名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0年08期

2 符太胜;王培芳;;社会变迁视野下农村留守儿童对家的理解[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6期

3 陈惠惠;刘巧兰;胡冰霜;;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支持、同伴关系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6期

4 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年08期

5 张庭辉;张进辅;;家庭教养环境与幼儿人格特点的关系探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年09期

6 朱丹;;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02期

7 汪海彬;张俊杰;姚本先;;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安全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10期

8 辛自强;池丽萍;耿柳娜;赵秀梅;王炯;;青少年社会支持评价量表的修订与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06期

9 韩继明;叶颖;边红艳;高文斌;;农民工子女心理复原力特点对安全感的影响[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瑶;;大学生安全感综述[J];才智;2011年03期

2 吕良成;周凯;;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衣庆泳;;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量表的编制[J];大连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 孙丽婷;;傣族初中生心理复原力与主观幸福感分析[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5 张钰;李敏;张佳佳;胡光涛;张丽丽;李培培;韦美;汪涛;;应激回弹力问卷在军人中的信效度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雷鹏;陈旭;关幼萌;;中国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研究述评[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李志;王琪琪;齐丙春;;当代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1年02期

8 葛广昱;余嘉元;安敏;何婷婷;李金德;;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学业水平的关系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应湘;方佳燕;杨柳;;外来工子女心理弹性结构的探析及问卷编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03期

10 赵科;杨丽宏;孙丽婷;;景颇族、汉族初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比较[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建英;李义安;;高中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欧阳翠云;;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A];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2 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2011年

3 于晓波;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心理弹性问题、相关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邓显勇;领导者特征与团队类型的匹配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张敏;青少年情绪弹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蔡颖;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9 张爱华;意外创伤者的心理弹性及其发展模型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10 张帆;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晓燕;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沈晔;知识型员工职业韧性及其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吴美玲;福州市初中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支持、人格特质对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欧阳翠云;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瑾;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自我分化与就业焦虑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陈利永;高职生应激、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周方芳;学优生、学困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凯;有童年期留守经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裴菁菁;中学生学校归属感、人格特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邹泓;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同伴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周文娇;高文斌;孙昕,

本文编号:2144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144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8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