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成功感与心理健康积极行为的关系
[Abstract]:The sense of positive learning success refers to the positive emotions such as satisfaction, joy, pride and so on that an individual experiences when he realizes that he or she has successfully approached, reached or exceeded his ambition level in learning, including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components [1-4]. The sense of success in learning mainly depends on the gap between one's ambition level and actual achievement in learning activities, but it is also influenced by other people's evaluation and situation [1-4]. The research on the sense of success in learning is gradually determined in the course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on successful education. " Successful education "is to help students succeed through teachers, students try to succeed, and gradually achieve the students' self-help."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项目(A1102)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武英,游永恒;论现行教育模式对学生心理品质的消极影响[J];教育探索;2001年04期
2 杨秀君,孔克勤,刘京海;中学生学习成功感量表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3 杨秀君,孔克勤;学习成功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6期
4 杨秀君,孔克勤;抱负水平指导和归因训练对提高学习成功感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5 杨秀君;;大学生学习成功感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6 杨秀君;;课堂目标导向对学习成功感的影响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志方;张金良;;从情感维度整合中学物理教学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黄卫明;桑青松;;策略型学习者的情感策略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张桂玲;;工科高职院校学生应用文学习兴趣淡薄分析及对策探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徐子芳;王金香;王庆平;;增强教学亲和力,提高教学质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张明晶;;80后青年语文教师的迷失与救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6 袁利;;浅谈素质教育下“和风细雨”式的德育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7 俞晓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黄路阳,谢安国;心理学理论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9 王婉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探索[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王有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移动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景勤;;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玉生;;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的机制新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苏南;;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教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王成;;走出羞怯的沼泽[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5 邹本涛;;旅游情感新论[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李伟;段培永;谢秀颖;王敏;;开创智能建筑专业的试点,推动专业发展[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孟四清;;中学生问题行为量表的理论构建与编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8 姜真;蒋丽娜;鞠新刚;王庆国;;中医临床人才素质结构体系设计[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沈会成;;学困生的转化与预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10 张峰林;;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思考[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会贵;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坤;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概念模型、测评方法和教育干预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林成堂;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米广春;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玲;英语教师课堂非语言行为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陈莉莉;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郎晓叶;高年级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尹晓茹;高中阶段情感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何颖;理工科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李明智;高校新资助政策及其实施的育人功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发军;农村学业不良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现状及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晗;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庆霞,郭德俊;掌握目标与成绩目标对中学生动机模式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2 周琰;;初三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与课堂目标结构的实证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年11期
3 李燕平,郭德俊;课堂环境目标影响学生成就目标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4期
4 时勘,王文忠,,孙健;学生适应性动机模型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年02期
5 傅海金,祝蓓里;有关目标定向与认知加工过程、愉快感和成就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6 杨秀君;抱负水平研究的进展[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7 杨秀君,孔克勤,刘京海;中学生学习成功感量表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8 杨秀君;目标设置理论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9 杨秀君,孔克勤;学习成功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6期
10 杨秀君,孔克勤;抱负水平指导和归因训练对提高学习成功感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秀君;学习成功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怡;中学生学习成功感和抱负水平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魏雪;初中生数学课堂目标结构、动机信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唐琳;高中化学课堂目标结构与学生目标定向情况的调查及干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维平;胡韬;郭跃勤;周林海;;重庆市某小学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1期
2 胡芳;马迎华;程爱李;何雪平;罗晓东;;高安市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功能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4期
3 关素珍;刘向阳;刘继文;郑平;葛华;;大学生自杀态度与家庭因素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1期
4 万爱兰;郭明;袁也丰;卢和丽;杨丽霞;;南昌市950名初中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1期
5 潘满英;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7期
6 方敏,赵俊红;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7期
7 任俊,高晓东,王涛;校园生活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10期
8 陈瑜;张小远;;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11期
9 郝其宏;;贫困大学生心理解困体系的构建[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3期
10 林琳;刘伟佳;;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国;;山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A];2006年度全国第九次精神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张德勇;施淑珠;俞栋棋;刘晓红;;丽水市学生艾滋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七卷(预防医学分卷)[C];2005年
3 王卫华;栗克清;杜波;孙秀丽;严保平;;2002-2010年河北省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培训情况调查[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杨芳;;孕产妇精神卫生问题调查[A];医学科研成果与应用[C];2011年
5 朱紫青;谢斌;严俊;薛海波;卞茜;;精神卫生[A];2007-2008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8年
6 李朝林;汤小辉;余善法;任军;李霜;陈丽;林铮;史晓垎;;流动工人精神卫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职业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韩标;刘静;李英丽;杨甫德;;国内主要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互联网服务调查[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梁淑凤;;精神卫生学科的历史使命——在全国第四次学术年会上的建议[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伍新春;;谈“学”论“教”——从字理到学理[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龚玲;张嵘;谷政;张建;禄秀兰;吴俊;;重庆市9起学生食物中毒情况分析与对策[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项铮;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引人注目[N];科技日报;2005年
2 北京友谊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 柏晓利;了解你的“心病”[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李宗木;走进精神卫生新世纪[N];安庆日报;2008年
4 王群欢 吴玉莲;市残联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活动[N];湘潭日报;2008年
5 记者 孟歌 王永群;精神卫生建设不容小视[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6 记者 高原;研究发现:父亲酗酒会“传染”给孩子[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本报记者 宋泽锦 通讯员 刘永红;精神卫生危机不可小视[N];湘声报;2010年
8 记者 乌云斯琴;全面部署首都精神卫生发展战略刻不容缓[N];人民政协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王娇萍 本报通讯员 宋尹;精神卫生事业遭遇发展“瓶颈”[N];工人日报;2004年
10 记者 谢靓;民革北京市委呼吁健全精神卫生防控体系[N];人民政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坤;我国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经济运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柳砚涛;行政给付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3 彭军;多智能体系统协作模型及其在足球机器人仿真系统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5年
4 陈竹华;证券法域外管辖权的合理限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邓娟;基于多Agent的影视编辑协作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武红;艺术家的形象[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马焕灵;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及其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庄学敏;投资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9 詹新寰;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10 祝一虹;随意运动的脑功能成像特点及学习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利峥;七年级《地理》双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质中的作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俊玲;高校与学生行政法律关系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易兴华;小学古诗自主阅读及素养培养[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马永青;输配电价形成过程中政府的行为及其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杨邵豫;体育教学在学生德育培养中的价值以及渗透途径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喜凤;论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智力活动[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小壮;环境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行为和生理活动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5年
8 赵琦婷;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9 孙云;云南省高等职业学院性伦理教育的初步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柳广云;关于中学小说教学的思考[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48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148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