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从身体与教育的关系探当代教育的身体转向

发布时间:2018-07-27 17:40
【摘要】:在身体与教育携手同行的路途中,身体逐渐成了人类追求知识的绊脚石,身体与教育"亲密无间"的关系被扭断。随着身体哲学的异军突起,"身体"也由"遮蔽"逐渐走向"澄明",本文从身体哲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身体与教育的应然关系,对身体与教育相互背离的实然状态进行梳理,进而探讨当代教育的身体转向。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walking hand in hand between body and education, body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stumbling block of human pursuit of knowledg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nd education is broken. With the emergence of body philosophy, the "body" has gradually moved from "shelter" to "clarity". This paper re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nd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dy philosophy, and combs the actual state that body and education deviate from each other. And then discuss the body turn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作者单位】: 郑州轻工业学院思政部;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古代家本主义伦理学及其当代意义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CZX055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2 汪民安,陈永国;身体转向[J];外国文学;2004年01期

3 张之沧;;论身体教育[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孙广勇;;从杜威看实践在教育理论创新中的作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张之沧;论身体教育的迫切性[J];体育与科学;2005年04期

6 李重;;身体的澄明之途——对西方哲学中的“身体性”问题的思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刘良华;;“身体教育学”的沦陷与复兴[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马志华;谢雪娇;;唐卡符号在社会变迁中的建构与解读——以德格八邦噶玛噶孜唐卡画的田野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3 韩利;;对综合性大学音乐系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4 卢帮明;《汽轮机设备与系统》教改的探讨[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赵含韫;社会互动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李海艳;;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张秋婵;;《安徽地域文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吴克领;;新农村集贸市场化缓慢的原因探析——基于淮安市W村的社会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10 谷贤林;国外儿童教育理论演进探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绍明;;教育学的话语分析转向[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张云鹏;;论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龙佳解;蒋晓东;欧庭高;;论杜威的科学划界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单中惠;;赵祥麟与外国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褚洪启;;杜威的教育目的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方晓东;;试论杜威的儿童发展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森;;西方关于人的学说与教学动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长吉;常亚慧;;试论西方教学价值观念的主要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张美云;;解读《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学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要振生;;略论杜威的素质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二玲;图画故事书翻译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秋丽;基于探究性学习环境的初中生批判性思维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张福英;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再林;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J];人文杂志;2002年02期

2 张再林;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J];人文杂志;2005年02期

3 庞学铨;身体性理论:新现象学解决心身关系的新尝试[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4 张再林;理想的认识论与日常的认识论——中西认识论之比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贤明;试论教育学的哲学一科学基础[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2期

2 秦继红;鲁树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哲学浅析[J];教育与职业;2011年23期

3 张世英;黑格尔《小逻辑》绎注(之一)[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4 翁维雄;关于哲学对自然科学发展的作用的若干认识问题[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5 饶建国;在改革中进行哲学探索的可喜尝试——评《改革与哲学》[J];中州学刊;1987年06期

6 刘远明;论哲学和科学相互作用的问题机制[J];贵州社会科学;1993年03期

7 张国洪;哲学与未来[J];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8 斯为;本刊编辑部召开“社会发展与当代哲学”讨论会[J];学术月刊;1994年08期

9 周发源;讲好哲学要靠自己[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5年09期

10 竞禅;哲学的东西方回合[J];求是学刊;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杉;龙炳文;;古老的哲学 辩证的思想——简介《苗族生成学》[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王玉j;;序[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蒋永青;;中国“诗性哲学”的探索——王国维“境界”说的哲学之思[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4 莫伟民;;福柯的反人类学主体主义和哲学的出路[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王振林;;当代实践哲学与生活世界理论[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6 刘仲林;;论中国文化和科学文化会通的新文化建设[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陈凡;;技术知识:国外技术认识论研究的新进展——荷兰“技术知识:哲学的反思”国际技术哲学会议述评[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余伟伟;;论筷子与刀叉的比较分析对现代设计的启示[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9 闫翔宇;陈志华;;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的哲学思考[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赵旭;;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为目的的城市特色建设思考[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建涛;结合实际抓教育 工学结合求实效[N];东营日报;2005年

2 柯士雨 本报记者 刘凌;办实事 赢民心[N];贵阳日报;2005年

3 粤先宣 邹发生;把激情化成提高自主创新的动力[N];南方日报;2005年

4 记者 李章军;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 善始善终抓好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 认真做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工作[N];人民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泰山、罗昌爱、赵鹏、马应珊、陈娟;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确保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收到实效[N];人民日报;2005年

6 记者 童文佐 王志萍;唱响先锋颂歌[N];朔州日报;2005年

7 何雅玲;蒲城教育活动突出针对性[N];渭南日报;2005年

8 记者 范武平;用“六个始终”扎实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N];武威日报;2005年

9 程永康 刘海;樟树创新形式开展教育活动[N];宜春日报;2005年

10 通讯员  沈先 记者  曹显钰;坚持领导指导督导不放松 善始善终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N];安徽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军;论马克思的宗教批判[D];黑龙江大学;2005年

2 白晨曦;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王桂彩(思竹);多元论·对话·文化间哲学[D];浙江大学;2004年

4 张政文;批判哲学框架中的康德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5 武敬杰;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刘孝廷;未来的哲学研究——未来形而上学导论[D];吉林大学;2004年

7 缪柏平;艾思奇哲学道路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唐霄峰;公开问题的哲学追问[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9 曾思艺;丘特切夫诗歌美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今杰;哲学的改造—阿佩尔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晓丽;斯大林哲学思想论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金灿;真景山水画与中国现代山水画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3 王志军;从马克思早期对宗教的批判看哲学的根本变革[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韩万志;教育管理创新的哲学视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孙全志;朦胧中的哲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林锦盛;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威;列奥·施特劳斯思想中的神学—政治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李坪霏;民间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杜群华;论劳伦斯的“性拯救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崔酣;哲学与艺术的融通[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48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148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1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