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作为文化符号的“莫言”:对创新中国教育文化观的启迪

发布时间:2018-10-05 17:27
【摘要】:"莫言"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一种文化符号。莫言圆满地实现了从"教育之不幸"到"文学之辉煌"的转换:小学生莫言的课外阅读欲从语文教师的"教育宽容"和"教学睿智"中获得井喷式的释放、其言语表现意识得到深度唤醒;辍学离校后,不期然与自然主义教育邂逅,伴随着感官的愉悦而获得身心自然的成长与满足;"后学生时期",莫言自觉守护文学创作的"才气"与言语表现的个性。"莫言"对创新中国教育文化观的启迪是:教育固然需要通过门类齐全、循序渐进的文化课程来奠定每个个体生命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化所必要的文化积淀,但其最终宗旨并不在于用某种适应既往社会的文化范型来高度"同化"千差万异的鲜活个体,而是要"异化"人———使每一个天赋不同遗传基因、深蕴不同发展可能的个体人,成长为获得某些由自己选择的文化积淀、最大化弘扬独特的潜才潜能、从而立身浩瀚世界而永不为他人所取代的特殊"自我"。
[Abstract]:Mo Yan has become a cultural symbol of contemporary China. Mo Yan successfully realiz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misfortune of education" to "the splendor of literature". His awareness of speech expression was deeply awakened; after dropping out of school, he met with naturalistic education. With the pleasure of the senses, he obtains the natural growth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body and mind; in the post-student period, Mo Yan consciously guards the "talent" of literary creation and the individuality of speech expression. " Mo Yan's enlightenment to the innovation of China's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outlook is: education, of course, needs to lay down the necessary cultural accumulation for each individual's life to complet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natural person to social person through a complete range of cultural courses. But its ultimate aim is not to "assimilate" all the different living individuals with a certain cultural paradigm that adapts to previous societies, but rather to "dissimilate" people-to make each talent inherit different genes. Individuals who have different development possibilities grow up to gain some cultural accumulation of their own choice, maximize and carry forward their unique latent potential, and thus stand in the vast world and never be replaced by others' special "self".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活力汉语的打造”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陶富源;关于价值、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陶清;;自然观:庄子与怀特海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9 丁润生;;试论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模式——兼谈无元思维模式与灵感思维的对比[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杜晓青;;论马克思实践的“时间思想”[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6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佟轶材;共青团工作思想方法的当代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宋庆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增志;;中国庙学教育实践及其启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刘武德;;教研员:行走于大课堂的文化符号[J];知识窗(教师版);2010年02期

3 刘武德;;教研员:行走于大课堂的文化符号[J];江西教育;2009年35期

4 韦磐石;论民族审美文化的美育心理功能[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1期

5 吴楠;;“镜缘”,舞蹈音乐学校和美术学校,加的斯[J];世界建筑导报;2007年03期

6 李义胜;试论“文化模式”理论在我国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03年01期

7 成尚荣;;论学校文化的深度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18期

8 李建成;;学校文化:用师生的“生活方式”诠释学校教育哲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9 王一川;;国民艺术素养建设中的学校美育新课题[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10 成尚荣;;蔡林森:一本活的教育学[J];江苏教育;2009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丁昌桂;行进在理想与现实的连接线上[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2 雷颐;“猎狐”、“猎兔”与“数字鸿沟”[N];南方周末;2004年

3 邢霞;人文传统和现代教育密不可分[N];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谭月娥;学校招贴画的文化批判[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54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254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8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