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和生命科学的结合:有关教育生物学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教育科学和生命科学的结合:有关教育生物学的思考
【摘要】:教育必须建立在儿童发育的基础上,遵循儿童发育的机制,规律和特点,以儿童的未来为最终的目的。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有关儿童生长发育的知识。儿童早期生长发育的科学研究为儿童的养育和教育提供重要的支持。这种跨学科之间的科学研究已经取得许多进展,教育生物学的概念也越来越被关注和接受。教育,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动力和载体,在很长的时期内没有与生命科学、发育生物学和发育儿科学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而建立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能产生更适应儿童发育规律和特点的教育思想、机制和方法。教育科学的研究必须沿着科学循证的方向发展。教育科学可以从基于生命科学的发育儿科学进展中获得启示。
【作者单位】: 首都儿科研究所;
【关键词】: 教育 生命科学 教育生物学 儿童发展
【分类号】:G40-056
【正文快照】: 教育,特别是学龄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是儿 童早期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动力,将为人的一生如ii 基础。教育必须建重在儿童发育的基础上,遵循儿 童发育的机制、规律和特点,以儿童的未来为最终 的丨」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发展的远期后果,不 但可以影_成人期的健康和疾病,还会廖响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宗涵;;儿童早期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发育的“编程”理论[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1期
2 朱宗涵;;儿童早期发展学科进展的启示[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1期
3 朱宗涵;医学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小姝;;121例婴幼儿智能发育测试结果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陈中兰;;家庭康复训练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智力发育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年09期
3 喻忠;;婴儿气质对智力发育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年06期
4 阮世晓;张文华;刘晓;;不同亚型的ADHD儿童的智力结构研究[J];当代医学;2012年13期
5 钟莉;塔吉古丽·阿不扎热;瞿世和;;1019名新疆回族儿童睡眠障碍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方病通报;2009年03期
6 章依文,王建忠,刘先洋,张悦;用背数代替词汇对WISC-R测试结果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5期
7 华青;魏鹏;魏书珍;周晓彬;;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共病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5期
8 黄东明;施玉麒;阮健;何淑华;李德乐;邓成;曾冠;高建慧;付四毛;肖晓雄;杨孜;;中山地区1837名小学儿童睡眠障碍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6期
9 焦鹏涛;朱安国;付立晶;金恒善;莫华强;;行为矫正结合感觉统训练合对多动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4期
10 黄东明;肖晓雄;李德乐;何淑华;阮健;曾冠;邓成;付四毛;;支气管哮喘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东涛;王剑;李洁;朱敬秀;张美增;魏陵博;姜荣钦;刘学法;;冠心病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研究修改[A];第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血栓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华丽;叶天惠;汪红玲;;对脑瘫患儿实施社区引导式康复训练的实践[A];中国康复护理学术高峰论坛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国强;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方永恒;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朴海垠;中医软指标疗效评价模式初步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4 张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5 刘岩;医院人力资本定价与增值激励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韩清鹏;脉搏信号的非线性分析及其不同情绪和环境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王勇;电信网络和谐演进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建端;《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修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郝宏文;扶土抑木法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经验的数据挖掘暨复方中药对TS模型鼠脑内神经递质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姚昭;不同具体性词汇的识别:效价和唤醒的贡献[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芳;0-3岁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中国常模修订及儿童精神发育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徐芳芳;湖南3-4岁留守幼儿认知发展与社会化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罗西贝;白血病住院患儿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胡爱招;我国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基本要求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5 宋辉青;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注意特征及行为问题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6 陈艳;广东省3-18岁言语残疾患者抽样调查及其语言行为分析[D];暨南大学;2007年
7 邓靖川;排队网络模型在医院门诊排队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月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影响因素调查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9 郭鲁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王敬彩;儿童功能性遗粪症流行病学特点及对心理行为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自然杂志;199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德强;基础教育生物学新课程实践中的问题及其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周加仙;;教育生物学的领域建构[J];教育生物学杂志;2013年02期
3 金星明;马骏;;教育生物学:架起沟通生物医学与教育的桥梁[J];教育生物学杂志;2013年01期
4 邓延敏;江聪;崔鸿;;生物教学中有效渗透生命教育的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5 方建伟,张玉坤;青岛市义务教育生物学学业考试点评[J];中学生物学;2005年09期
6 朱宗涵;;教育科学和生命科学的结合:有关教育生物学的思考[J];教育生物学杂志;2013年02期
7 周长信;从义务教育生物学教材的特点谈能力的培养[J];生物学教学;1994年12期
8 刘菊;;中英文合刊 列入国际SCI期刊队列《教育生物学杂志》近日正式创刊[J];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03期
9 徐作英;特殊教育生物学课程设置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3期
10 齐永平;;五个标准约束下的义务教育生物学教科书的编写思路[J];中学生物教学;2013年10期
,本文编号:685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85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