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交往教学的课堂文化建构

发布时间:2017-08-30 14:44

  本文关键词:交往教学的课堂文化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交往教学 课堂文化 建构


【摘要】:目前,现实课堂中的师生交往存在一定的不平等性。教师话语霸权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在行动研究中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交往教学模式,重构外语课堂文化可以促进外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最终提高外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宿迁学院;
【关键词】交往教学 课堂文化 建构
【基金】:宿迁学院教学改革课题研究,项目编号:2011YJG14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交往教学与教学交往“交往教学”与“教学交往”本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但不少人将二者混为一谈,似有不妥。其实,他们“分别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形态”。[1]从原来的教学到当今的教学实践,教学交往的踪迹随处可见,相比较而言,“教学交往”代表了传统的教学,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耀明;课堂文化的诠释与重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懿梅;;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课堂文化的反思与重构[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罗军兵;;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文化的重塑[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任云仙;;课堂演讲与和谐课堂文化的建构——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8期

4 谢葳;;高职英语课堂文化培育探索[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4期

5 陈旭远;;论交往文化及其教学论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5期

6 谢韦韦;;课堂教学文化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7 魏红;;课堂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及其问题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年05期

8 李春英;;建构主义模式下的《数据结构》教学[J];福建电脑;2006年08期

9 时长江;杨宁;;试论课堂学习共同体[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10 杨小玲;;论新时期高校课堂教学中课堂文化的构建[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任桂平;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车丽娜;教师文化的嬗变与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唐炎;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4 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西南大学;2009年

5 纪德奎;变革与重建:课堂优质化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学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戴轶;以“尊重”为价值取向的课堂文化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文超;e学校环境对课堂文化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刘德怀;共生视野下高中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思;写作活动中创新素质开发的研究[D];温州大学;2010年

6 张强;中美课堂文化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静静;课堂教学文化的批判与建构[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凯东;构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学习共同体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9 杨宏丽;课堂文化—师生交往研究的一个新视阈[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光强;课堂文化中学生的主体性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埃瓦尔德·特尔哈特,张桂春;建构主义与教学(一)——在普通教学论中会出现一种新思想吗?[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3期

2 侯新杰;科学教学的建构主义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0期

3 汤鸿;以建构论为基础的教育观及其启示[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5期

4 孙喜亭;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质疑[J];早期教育;2003年11期

5 杨天志;;“生成的课堂”文化溯源及哲学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3期

6 倪小鹏;认知学习领域两个阶段的教学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7 姜和忠,徐卫星,李亦明;浅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评价与教学考核[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11期

8 屈文;现代教育技术对建构主义教学的支持[J];现代情报;2002年09期

9 彭华军,狄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学设计[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李静,赵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现代远程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露;;语言教学与电子课件设计理念[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秦世虎;;科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建构性特征的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张传林;;开放教育数学教学模式的探讨[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4 王莹;谢百治;门鹏;;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反思[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张慧萍;;试论皮亚杰的数学观下的儿童的数学思维与数学学习[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莫永华;魏文展;寇冬泉;;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王莹;谢百治;门鹏;;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反思[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郑旭东;;教学设计的研究范式与理论归属[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浩;滕晓青;;论开放教育建构性学习环境建设[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10 容志贤;;一位建构主义的教师[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理顺课堂流程 建构课堂文化[N];中国教师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樊丽萍;中国学生能“讲”,但不会“讨论”[N];文汇报;2009年

3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增强;课堂中的心灵交融[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顾明旺;建构主义下的创新教学[N];江苏经济报;2007年

5 何立新;网络教学怎样体现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06年

6 晓帆 新风;鹏城如画里 前海见晴空[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林静;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潘晓南;基于自主建构知识的教学策略[N];光明日报;2006年

9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靳玉乐 艾兴;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大卫·M·斯坦纳/文 李  茂/译;只有进步主义是不够的[N];中国教师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友群;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西南大学;2009年

3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菊;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涛;变构学习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柯清超;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桂春;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趋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楹;基于建构主义现代远程教育模型的研究与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周衍安;建构主义视野中的网络探究学习模式构建及其在高师教学中的试验[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4 高洪;现代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5 孙卫华;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设计[D];河北大学;2000年

6 刘峰;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模式的构建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德芳;西蒙·佩帕特的建构论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于晓波;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环境的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王晓玲;多媒体教学素材库建设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丘志强;基于WebQuest的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课程教学设计中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59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759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d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