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业压力认知评价、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坚持性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学业压力认知评价、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坚持性的关系研究
【摘要】:将学习的认知因素、动机因素与意志因素综合在一起,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长春市重点和普通中学551名初中生为被试,系统考察了初中生对学业压力的认知评价、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坚持性的关系。
【作者单位】: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认知评价 学业自我效能 学习坚持性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学习、学业发展作为初中生生活的主要事件和内容,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不过,迄今许多研究都集中于教学内客、教学方法方面的探讨,强调关注学习活动中的外在因素,对学习者自身内在因素关注不够。许多初中生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中获得了学业自我的消极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家楣;情绪发生机制及其对教育中调控的启发[J];教育研究;1995年02期
2 戚昕;;大学生对成年界定的认知评价[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黄桂梅;张敏强;;西方理性情绪疗法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3年02期
4 杨阿丽;方晓义;涂翠平;李红菊;;父母冲突、青少年的认知评价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5 谭春生;高丽;;心理中介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维护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赵景欣;申继亮;;留守烦恼的认知评价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孤独[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7 张淑华;陈仪梅;;失业者的认知评价、应对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年Z1期
8 池丽萍;俞国良;;认知评价在婚姻冲突与青少年自尊关系间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08年05期
9 孙卉;;对于情绪定义的再探讨[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Z1期
10 原琳;彭明;刘丹玮;周仁来;;认知评价对主观情绪感受和生理活动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雷山;高峰强;;班级集体效能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的调节作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肖琼;;中学生对考试的认知评价状况及其与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陈江波;;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源、认知评价对应对策略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池丽萍;俞国良;;婚姻冲突与青少年自尊的关系:认知评价的中介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尹小琳;陈旭;;压力应对中的人格研究述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杨阿丽;方晓义;;父母冲突、儿童的认知评价和应对风格及其与儿童社会适应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戚昕;;中国文化背景下关于成年的界定及其不同年龄群体间的差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刘洋;陈安;;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应激机理体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徐俊冕;;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顾成宇;姜乾金;;心理应激系统论的实证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解读“年关”压力[N];健康报;2006年
2 主讲人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耿文秀;你会用“酸葡萄策略”来减压吗[N];新华日报;2007年
3 北京医科大学 易春丽 胡佩诚;您知道心理与疾病的关系吗[N];辽宁日报;2000年
4 康心;烦忧谁之过 认知惹的祸[N];健康报;2003年
5 章振宇;构筑心理防御机制[N];社会科学报;2002年
6 赵小焕;灾后儿童亟须心理援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江苏盐城师范学校 吴美照;考试焦虑与心理调节[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浙江省磐安中学 张阳波;高中生防御方式性别特点的初步研究[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丽雅;大学生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定向、学业自我效能对成绩的影响模式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韦雪艳;基于交互作用的民营企业家压力应对策略与倦怠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张萍;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干预[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薛云珍;认知偏差与抑郁症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俊;教育者管教言语行为的心理效应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阳泽;自尊需要的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云波;青年军人心理应激及其管理干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宁;大学生学业拖延现状与不同类型拖延群体的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赵莉莉;中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及其与学业自我效能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3 亢莉;大学生抑郁与应激源、认知评价、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丽芳;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坚持性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向丽;大学生学业作弊现状及相关心理因素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石世祥;大学生自我监控、责任感和学习坚持性的相关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石颖;试析情绪对信息满足度判断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8年
8 唐本钰;中学生知觉的社会支持与学习动机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毛淑芳;复原力对自我复原的影响机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10 丛艳玲;中学生心理应激的认知评价特点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21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21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