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竞争句测试材料的编制及其在学困生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3 21:11
本文选题:竞争句测试 切入点:言语识别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竞争信号下的言语识别能力是中枢听处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察个体中枢听觉系统在背景噪声下或干扰信号中对目标信息的选择能力。国外有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困难儿童中伴有听处理障碍的比例达到了 30~50%。对于这部分儿童来说,听处理障碍可能是导致他们学习困难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国内缺乏针对中枢听处理能力的评估材料。其中,竞争句测试即为反映受试者竞争信号言语识别能力的一项重要的测试方法。因此,本研究旨在编制小学生竞争句测试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标准化,然后将此测试材料运用于上海地区3~5年级学困生,分析其竞争信号下言语识别能力特征,并对存在中枢听处理问题的个案进行干预,验证干预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竞争句测试材料的编制及标准化以ASHA(2005)竞争句测试标准为依据,结合汉语言结构特点,从语义竞争、句子成分竞争、语音竞争三个维度进行竞争句测试材料的编制,经过预实验,对竞争句测试的性别、年级、侧别、竞争句类型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项目分析筛选了材料。预试验结果显示竞争句测试存在"右耳优势",竞争句类型将对测试难度产生影响,未发现性别和年级因素的影响。根据上述预实验结果确定测试规范,然后通过92名小学3~5年级学生竞争句测试结果进行了信、效度分析等,最终初步形成适用于3-5年级小学生使用的《小学生竞争句测试表》及参考标准。研究结果表明该表评分者一致性信度为0.98(p0.01),克隆巴赫a一致性系数为0.79,重测信度为0.78(p0.01);效度分析方面,以《小学生听处理障碍筛查问卷》为效标,竞争句测试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80(p0.01),说明测试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该测试表测试仅需10分钟。2.学困生竞争信号言语识别能力的特征通过2×2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比较61名学困生与92名普通学生竞争句测试结果的差异,结果发现:(1)学困生竞争信号下的言语识别能力低于普通学生(p0.01),且不论学困生还是普通学生,其句子类型均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2)按照ASHA(2005)标准,本次研究得出普通小学3~5年级61名学困生中存在听处理问题的人数比例为11.48%,急需开展针对性的临床干预。(3)测试表现而言,学困生竞争句测试时长较普通学生长,对测试的理解与回答情况均不及普通学生。3·竞争信号言语识别困难学困生的干预研究在学困生竞争信号言语识别能力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3名竞争句测试成绩明显低于3个标准差的学困生进行干预训练。研究设计包括一个A-B-A结合跨被试的实验设计,其研究对象为两名,另一个为A-B单一被试实验设计。训练过程均采用双耳分听强度差训练法。小王与小张经过为期6次的干预训练,小杨经过7次的干预训练后,3名被试均取得显著成效。其后测成绩均远超过前测成绩置信区间上限值,说明双耳分听强度差训练法对提高学困生竞争信号言语识别能力是有效的,且干预的及时效果比较显著,干预的持续效果仍有待加强。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22.0;R749.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领波,王树峰;言语识别及其影响因素[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8年06期
2 韩娜,刘莎;噪声下的言语识别能力的评价及方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5年03期
3 孙喜斌;张蕾;刘巧云;黄昭鸣;;计算机导航-听觉言语评估系统中儿童汉语言语识别词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年05期
4 郑中伟;张华;王越;;手动与自动取值对普通话双音节测试中言语识别阈的影响[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年01期
5 王树峰,龙墨;言语识别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年05期
6 孙s,
本文编号:1655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65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