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的人格特质词以及人物价值取向分析研究
本文选题:小学语文教材 + 特质词 ; 参考:《教育评论》2015年08期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进行人格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中人格特质词的分析,得出教材中表现的人格特质多表现为积极性、正向性,人格特质词体现了丰富的文化特质等特点,但是也存在社会性别刻板现象突出等缺憾。故此建议小学语文教材在传递优秀传统人格价值取向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人格的现代化、个性化,以及人格性别平等理念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人格的建构。
[Abstract]:The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 in primary scho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right value and personality education .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系;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623.2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登峰;崔红;朱荣春;;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测量的是什么[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皮永华;组织公正与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报复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刘同辉;中体而西用,,返本以开新—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劲;中国人诚信心理结构及其特征[D];西南大学;2007年
5 张瑾;民营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绩效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吕晓娟;性别视角下的东乡族中小学潜在课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俞蓉蓉;反社会型人格特质的结构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浙江大学;2009年
8 彭淞;基于东方管理五缘关系视角的人格与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武忠刚;越南青少年人格特征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杨志娟;民族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适切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宇;幼儿园幼儿故事书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分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晓娜;1992版与2001版人教社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于晓琴;课程的公正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闫莉娜;大学生人格、缺陷感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晶;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性别意识[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芳姣;影响大学生人格结构分化的认知变量:认知能力,抑或认知复杂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园园;语文教学中的因性施教与双性化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海涛;构建中国人人格的行为指向结构[D];郑州大学;2011年
9 张小芳;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状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王海霞;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性别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37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83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