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唐宋词”教学的“已然”“实然”与“应然”——例谈“学为中心”背景下的“唐宋词”教学

发布时间:2018-06-05 10:47

  本文选题:唐宋词教学 + 学生本位 ; 参考:《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年12期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每阶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都指明了对诗词教学的具体要求。我们的唐宋词教学,无论是中年级还是高年级,理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境想象。"体验""想象",都启示我们学生的学习必须是主观能动的。唐宋词教学必须关注"学为中心""学生本位"。本文呈现当前唐宋词教学中"学生本位"被忽视或者无视的教学现实;分析唐宋词教学中"学生本位"缺失的主要原因;结合笔者的课堂实践探索,从"先学后教""品评鉴赏""比读启思"三个方面提出教学建议。
[Abstract]:In each stage of "the goal and content of Learning paragraph", the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indicates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the teaching of poetry. Our teaching of Tang and Song ci, whether in middle or senior grades, should focus on students'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situational imagination. " Experience "imagination", all enlighten us that our students' learning must be subjective and dynamic. The teaching of ci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must focus on "learning as the center" and "student as the center".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urrent teaching reality that "student-centered" is ignored or ignored in Tang and Song ci teaching, analyze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student-centered" deficiency in Tang and Song ci teaching, and probes into the author's classroom practi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teaching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learning first, teaching before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and appreci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作者单位】: 景宁畲族自治县第一实验小学;
【分类号】:G6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邓小华;;论学生本位[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江文;刘健;张敏强;陈燕梅;吴东涛;;学生本位视角的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李小聪;;学生本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3 郭佳艳;;心理健康教育视域中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年12期

4 周军;刘娅;;基于学生本位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设计探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5 王永;;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学生本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赵旭华;邝艺光;吉木斯;;基于“双三元”人才培养模式的学习领航与就业导向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袁珂;基于学生本位视角的留学生课堂教育传播效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王继平;人本视野下中职学校顶岗实习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鲁洁;;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2 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4期

3 李晓燕;;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论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10期

4 张志勇;;论人的个性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樊华强;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人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明;珍惜生命:唐宋词人生意蕴之本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张锦;唐宋词解读的新视角——读《唐宋词与人生》[J];苏州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陶风;《唐宋词汇评·两宋卷》出版[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刘清华;;唐宋词中的“月亮-女人”模式[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5 钱锡生;;论唐宋词的吟诵传播[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宋秋敏;;论唐宋词的娱乐功能[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张翠爱;;对唐宋词中珍惜时间词篇的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8 高静;;以悲为美——论唐宋词中的伤感意绪[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1期

9 赵雪沛;陶文鹏;;论唐宋词“点染”的艺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李明华;;新世纪文化学视野下的唐宋词研究——以刘尊明《唐宋词与唐宋文化》为中心[J];天中学刊;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惠娟;;略论唐宋词声情相谐的美学特征[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洪豆豆;;唐宋词研究的开拓深化之作——评刘尊明先生《唐宋词综论》[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3 ;新书导报[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4 宋红;;古诗之吟唱[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诸葛忆兵;《唐宋词与人生》——平常人生与缤纷艳情[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邓红梅;人生意蕴是“第一生命力”[N];光明日报;2005年

3 阳梅;《唐宋词名篇讲演录》摇着电影镜头穿唐过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4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范松义;文本正读、语境还原与唐宋词学理论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岳洪治;从《唐宋词百首浅释》开始[N];光明日报;2006年

6 邓红梅;唐宋词史研究的新开拓[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王兆鹏 汪超;把词当作艺术品来研究[N];中华读书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叶辉;大众读书的习惯应当倡导[N];光明日报;2005年

9 ;读书常不寐 嫉恶终不改[N];人民政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宋秋敏;“流行歌曲”视角下的唐宋词[D];苏州大学;2008年

2 钱锡生;唐宋词传播方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辛衍君;唐宋词意象的符号学阐释[D];苏州大学;2005年

4 李青;唐宋词与楚辞[D];苏州大学;2006年

5 东方乔;论佛教对唐宋词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3年

6 李飞跃;唐宋词体论要[D];北京大学;2012年

7 王丽慧;从唐宋词到当代流行歌曲[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寒娥;传播学视野下的唐宋词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5年

2 金度燃;论唐宋词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D];苏州大学;2015年

3 王育红;小学唐宋词教学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珊珊;休闲文化与唐宋词[D];暨南大学;2007年

5 韩国彩;论唐宋词娱乐功用的历史呈现与原因[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程玮;唐宋词语体风格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7 王雅南;论日本的唐宋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文敏;近五十年来英语世界中的唐宋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9 陈朝霞;胡乐对唐宋词的隐性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魏学宏;从情景关系看唐宋词境的流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81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981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4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