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应规避讲解过度与教学盲点两大误区
[Abstract]:Due to the lack of teaching experience, new teach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eaching skills and tasks, but not to students. Therefore, it is easy for new teachers to fall into two major misunderstandings of excessive explanation and blind spot of teaching, 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New teachers should recognize these two mistakes and take appropriate ways to avoid them. First, new teachers avoid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excessive explanation 1. Explanation and its harm some new teachers mistakenly believe that 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at the teacher speaks what he teaches thoroughly and clearly, so they do not choose, they do everything, they explain it to the students in a piecemeal manner.
【作者单位】: 山东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G6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玲;;讲解过度:新课改进程中需要治理的“顽疾”[J];江苏教育;2008年2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桂玲;;工科高职院校学生应用文学习兴趣淡薄分析及对策探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徐子芳;王金香;王庆平;;增强教学亲和力,提高教学质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张明晶;;80后青年语文教师的迷失与救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4 袁利;;浅谈素质教育下“和风细雨”式的德育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5 王婉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探索[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王有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移动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苗培周;杨晶;王彤;;学研结合,培养和训练高师学生科研能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赵庭;;家校合作的阻滞因素及消解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张荣花;;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情感教学的启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孙立梅;;谈师范院校学生资料积累技能训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景勤;;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玉生;;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的机制新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沈会成;;学困生的转化与预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4 张峰林;;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思考[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5 董朝霞;张译文;;党的“十八大”精神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体系设计[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6 陈志高;黄军强;;化学教学中学生“知识→能力”转化的培养探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1分会:基础化学教育[C];2014年
7 贺燕燕;;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素养之我见[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单小娥;;加强语感培养、提高语文素养[A];2012年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马丽华;;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体育科研》2008年第4期(总第112期)[C];2008年
10 冷玉斌;;建设校园电子社区 推动教育管理转型[A];2013年江苏省小学数学化学习现场观摩研讨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会贵;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林成堂;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米广春;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曾庆涛;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林齐;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构成及交往实践教育模式的实现[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智;高校新资助政策及其实施的育人功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发军;农村学业不良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现状及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晗;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孟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思考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永春;初中小班化课堂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丽艳;再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布白手法的运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白春屹;中学语文教师角色现代转型思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冷宁;浅谈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金国婷;高中生的爱情观与爱情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丹;;教师的学生意识[J];四川教育;198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文信,单余岱;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价值及标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10期
2 ;有效教学的理念[J];教师之友;2002年05期
3 何丽君,唐玉光;教学环境创设:高校有效教学的保障[J];现代教育论丛;2005年05期
4 童均;;如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年08期
5 冯业勇;;关于“大语文”教学观的认识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年08期
6 王静婉;;教学理念的反思与重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08期
7 张梅珍;;启发性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7期
8 赵翠明;;在预设与生成中领悟教学:浅论教师的教学机智[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12期
9 黄梅;;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学案例编写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年12期
10 王效明;;教学反思的类型及其方法[J];文学教育(下);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建平;;新型教学观建立的途径与策略[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2 王腾飞;杜锦丽;;建立大扶放教学观 推进素质教育[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3 何成宏;;教学思想十问[A];全国高校教学督导论文集[C];2005年
4 刘炳德;;我的教学观[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5 潘云凤;;如何使写作教学更加完美[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6 许磊;燕良轼;;缄默知识视域下教师错误教学观的转变[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张传燧;;孔子“学习中心”教学论思想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叶长龙;;以创新教育为核心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9 王炳梅;;教师教学小议[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10 张春霞;;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和平;创新教育的教学观[N];中国信息报;2011年
2 山东省沾化县利国乡利国实验学校 王秀英;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N];学知报;2011年
3 确山县盘龙镇中心校 张志国;教师要树立素质本位教学观[N];驻马店日报;2005年
4 本版编辑 江苏省泰兴中学 马张留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张卫华 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 陈春松 姜堰市苏陈实验小学 丁正后 镇江市丹徒区世业中学 耿昌福 南京市下关区第二实验小学 郭学萍 常熟市何市中心小学 陆利东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贲友林;让教育教学反思成为我们的职业习惯[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5 莱芜市实验小学 张英啸;在开放的教学中张扬学生个性[N];莱芜日报;2007年
6 牟为姣;有效教学理念及其实施[N];吉林日报;2010年
7 韦国华;何成师;构建全新实践教学体系[N];中国矿业报;2003年
8 唐山市第五十九中学 赵惠琴;浅谈“寓教于乐”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N];唐山劳动日报;2005年
9 李松林;课程与教学——多维度助力推进新课程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钟启泉;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爱菊;走向主体间性的生存——教学冲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炳惠;教学创新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健康;教学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陆明玉;教学论发展的方法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王健;教学实践理性及其合理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万海;重返德性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郑和;追寻生命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柳士彬;遮蔽与澄明[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永敏;数学类师范生制定与实施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小荣;学生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对教学的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许萍;论教学中的人道主义:价值论视角[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史俊;教学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丁亮;基于教学实践文本分析的教师探究教学观现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6 孟亚军;生物教学属性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春红;语文教学中的宽容教育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马勇;论理解性教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薛荔立;王阳明教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蒋凡凡;教师的创新教学观与其教学行为及学生创新学习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22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222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