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乡镇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3 01:34
【摘要】: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教师职业倦怠是影响教师身心和谐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约学校整体发展的阻碍因素。教师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组织支持、特别是教师管理有着密切联系。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前进的最根本的动力,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最重要的影响源,在国家的教育事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在圣洁光环的笼罩下,压力也越来越大,在一天又一天的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工作也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对教育工作来说,最具直接意义的是缓解教师职业倦怠,这样可有效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促进教师身心健康,有效提高工作成效,优化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发展。本文以乡镇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分析乡镇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并找出影响乡镇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从而提出可行性对策以控制和缓解乡镇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镇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整体处于一般水平。去个性化程度、低成就感程度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第二,不同人口学变量的乡镇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情况存在差异。不同最终学历的乡镇小学教师在职业倦怠总体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不同职称的乡镇小学教师在职业倦怠总体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不同教龄的乡镇小学教师在职业倦怠总体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担任班主任的乡镇小学教师和非班主任乡镇小学教师在职业倦怠总体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第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着乡镇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学工作量比较大,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大,科研难度大,教师职业生活设施不完善,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职业发展受限等,使得乡镇小学教师耗费大量情感,还无法取得突出的成果。长此以往,导致乡镇小学教师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本文提出了对策性建议:第一,改善教学基础条件,第二,减轻教师工作负荷,第三,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第四,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
【图文】:

教师职业倦怠,发展趋势,教龄


4.1乡镇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分析逡逑根据第三章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乡镇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处于一般水平,逡逑职业倦怠总体平均分为3.576;从调查结果中还可以发现17%的教师职业倦怠突逡逑出,,其中16%的乡镇小学教师去个性化现象比较突出;15%的乡镇小学教师情感逡逑衰竭突出;18%的乡镇小学教师低成就感突出。逡逑4.2乡镇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发展趋势逡逑从第三章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乡镇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感随着教龄的增长逡逑不断增强,5年以内教龄的乡镇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平均分为3.365;邋6-10年教龄逡逑的乡镇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平均分为3.404;邋11-15年教龄的乡镇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逡逑平均分为3.511;邋16-20年教龄的乡镇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平均分为3.702;邋20年以逡逑上教龄的乡镇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平均分为3.898。乡镇小学教师的去个性化程度逡逑随着教龄的增长不断提高;乡镇小学教师的情感衰竭程度随着教龄的增长不断增逡逑强;教师的低成就感随着教龄的增长不断降低。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慧;冯海英;;浅析人本管理在农村小学教师管理中的应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S1期

2 吴晨玲;;浅析农村中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诱因及其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7期

3 梁珍香;;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J];教育艺术;2012年03期

4 李精华;;缓解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之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11期

5 夏志凤;钱成;;论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及自我调适[J];教育文化论坛;2011年02期

6 何兰芝;;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4期

7 阴山燕;孙红梅;赵慧;;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1年02期

8 白晶;;浅析教师的职业倦怠及道德调适[J];现代交际;2010年07期

9 马丽丽;;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对策——把教书育人当成最幸福的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8期

10 孟娟;彭运石;;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爱恨情仇[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侯文卿;;对小学教师管理现状的探讨[N];云南经济日报;2011年

2 王菁;;浅析以人为本的小学教师管理[N];天津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桂丽;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2 吴晓清;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潘传新;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及社会工作干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李秀玉;准离职期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5 葛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黎莹;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社会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秀中;太原市区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钟莉梅;石家庄市新华区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巍巍;小学教师人本化管理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勇;安徽省中部地区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及相关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76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676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b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