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北京市小学排球队不同培养模式开展现状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08:48
【摘要】:排球运动是我国三大球中唯一进入世界前列的运动项目,国内也已形成了排球运动的热潮,随着越来越多的排球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研者对排球的重视,愈来愈看重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排球后备人才的强大是我国排球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北京市小学排球队不同培养模式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北京市不同培养模式下的小学排球队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找寻更适合我国小学排球运动普及和开展的新模式,以期能够为我国排球运动员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借鉴,更好的促进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进步。通过分析统计所得数据,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传统项目模式下的小学排球队呈相对递进分布,比其他两种模式下更具有优势,但体教结合模式下的小学排球队各方面比其他两种模式都要均匀,呈相对均衡的分布。(2)传统项目学校模式下的排球队教练员在各方面都比其他两种模式更呈相对科学的分布。但体教结合模式下的排球队教练员教龄最偏向年轻化,来自排球专业队的教练员最多。(3)在场地器材、经费满足问题。传统项目学校模式室内外训练场地配置比其他两种模式完备,但经费问题最严峻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下的场地配置与经费相对最好;体教结合模式下场地和经费最为不足。(4)家长、教练员、学生运动员自身对排球训练产生的影响也愈来愈小。体教结合模式下的教练员在每周、每天训练时间的安排上最为均衡,变化相对最小,学生运动员在学习与训练上存在的问题最少,学习与训练协调最好。(5)传统项目学校模式下的排球队比赛成绩最稳定最突出,前八名的占绝大多数。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在2017年实力增长较快。体教结合模式下的女子排球队实力发展较平稳,成绩波动相对稳定。(6)人才输出情况,传统项目学校模式下的排球队输送国家二级运动员略低于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和体教结合模式下的排球队;在输送运动员去向上,体教结合模式下的排球队输送去向最丰富,比例最多。(7)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下的排球队建设除了由政府提供相应建设资金和体育物品之外与其他两种模式没有差别;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传统项目学校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的体教结合模式更适合小学排球普及和开展。
【图文】:

统计图,队员,性别,统计图


- 19 -图 1 队员性别统计图根据图 1 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传统项目模式下的小学排球队 52 人中、女生 37 人,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的小学排球队 48 人中男生 9 人、女体教结合模式下的小学排球队 38 人中男生 14 人、女生 24 人。由此可

分区统计图,队员,年龄


图 2 队员年龄分区统计图根据图 2 数据,可发现被调查的北京市三种不同培养模式下的小学排球员的年龄均集中在 10 岁—12 岁,尤其是 11 岁最多。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只统项目模式下的小学排球队有 2 名队员 9 岁,13 岁的队员在三种不同模式比较少。由此总结在被调查的北京市三种不同培养模式下的小学排球队的年龄基本都在 10 到 12 岁之间,,是小学生中身体发育较为成熟的年龄构成。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红星;;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背景下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开放现状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2 谢正阳;汤际澜;刘红建;;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常州为研究对象[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3 关涛;杨振侨;靳军;;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体系构建——以河南省为例[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4 魏轶林;沙俊波;;排球国内外教学内容、手段及评价方法综述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年21期

5 高斌;戴俭慧;井志侠;戴杰;;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可行性及实施构想[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6 哈那提阿曼太;;论国内外排球教学模式[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年16期

7 周广仁;;政府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新方式——我国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年03期

8 王萍丽;薛文标;许榕;;中美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比较[J];体育学刊;2010年12期

9 董建锋;;对“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走向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年03期

10 王建;孙正;黄志伟;;山东省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亚云;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于洋;我国乒乓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阳;上海市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孔苏;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3 于青禾;北京市男子竞技排球项目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4 吴尽;我国男子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5 张海琳;杭州市高校体育场馆“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D];苏州大学;2014年

6 向往;四川省青少年竞技排球运动的现状调查[D];成都体育学院;2014年

7 王小燕;潍坊市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赵水涵;淄博第十中学排球运动员培养与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晶;中国女子排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状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年

10 上官一琳;中美竞技体育排球运动员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10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710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7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