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游戏教学法在新西兰帕帕罗阿小学汉语课堂中的探索与运用

发布时间:2020-11-08 19:43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怎样让汉语教学更适应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教学要求,更符合教学对象特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新西兰汉语学习群体逐渐呈现出低龄化的发展趋势,游戏教学法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是针对儿童汉语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以游戏教学法相关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研究基础,借鉴前人部分研究成果,结合新西兰帕帕罗阿小学游戏教学法的使用背景,通过课堂观摩、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该校的教学特点、学生特点和语言教学的特点,并探讨该校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游戏教学法在帕帕罗阿小学汉语课堂中运用的实践价值。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集中展示了游戏精神参照下的课堂组织管理和汉语课堂游戏,并结合具体游戏案例分析游戏教学法在提高汉语教学效率、和谐师生关系方面的优点,以及汉语课堂游戏在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方面的作用。同时指出游戏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本文指出设计汉语课堂游戏时应遵循游戏目标个性化、游戏内容多元融合、注重教学的真实性等原则,并总结出课堂游戏的设计思路,以期为新西兰儿童汉语课堂游戏设计提供参考。汉语课堂游戏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智能,辅助培育学生的语言智能,在游戏过程中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汉语教学因地制宜。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23.2
【部分图文】:

抽样测试,小学,饼状图,学生学习


图 2-1 帕帕罗阿小学 Y5、Y6 学生学习风格抽样测试结果饼状图显示,帕帕罗阿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中约有 28.75%的学生属同程度组合的综合学习类型,而动觉或触觉类型的学习者人。该数据略高于中国留美学生英语学习者中动觉学习者所占客观因素,该数据仍有一定参考价值。新西兰民风崇尚运动每天至少安排一个小时的体育运动课,帕帕罗阿小学的学等强度的体能活动,Y5 和 Y6 的学生还会在每周五进行半

示意图,字谜,汉语拼音,示意图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于求成,要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强调语音的准确性,循序渐进,因此,绕口令游戏可贯穿语音教学的始终。案例二、汉语拼音填词游戏介绍汉语拼音字谜改编自常见的英语填词游戏横纵字谜,游戏者需根据线索解开单词谜团。将汉语词汇设置为字谜线索,将字谜答案设置为汉语拼音,便可将填字游戏运用到汉语教学之中,将枯燥的拼音和词汇练习趣味化。下图是我在教“礼貌用语”主题时设计的汉语拼音字谜游戏,字谜示意图和参考答案如图 3-1 所示:

示意图,游戏卡,手指,示意图


22图 3-2“手指扭扭乐”游戏卡片示意图目的复习词汇“左手”、“右手”、“左脚”“右脚”,操练固定方位词“东”、“”、“北”。准备方位主题词汇教学。准备手指版“扭扭乐”游戏卡片若干张。规则及步骤1. 三人一组,小组三人依次轮流发出游戏指令,担任游戏裁判。玩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徐智鑫;;二语习得心理研究新视角:二语动机自我系统[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陈丽娟;;游戏精神的教学启示[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3期

3 潘庆玉;;游戏对教学设计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06期

4 曾健;;游戏在二语习得和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田野;从认知心理学谈幼儿语言课程的设计[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益;游戏:放松的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倩兰;论新西兰小学汉语词汇教学中卡片类游戏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2 龚怡萍;游戏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综合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越;游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D];渤海大学;2014年

4 倪钰淇;面向海外汉语零基础中学生的课堂活动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5 周春红;游戏精神观照下的课堂教学互动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欢;游戏教学法在儿童汉语课堂中的应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7 周萍;美国儿童汉语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探究[D];扬州大学;2013年

8 顾莹乐;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汉语课堂活动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罗莉莉;对外汉语教学中游戏的应用[D];河南大学;2013年

10 邬鹏;少年儿童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游戏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75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875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e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