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堂歌》在小学音乐课作为增补教材的实践性探究
发布时间:2021-01-07 09:07
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结晶,将代代传承的精华融为一体,涵盖历史、思想、哲学乃至医学、音乐等诸多类别,是各民族的智慧宝库。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文化复兴,国学复兴,在国学所包含的内容中,古诗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我们代代传诵的经典。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教学中教材的选用也趋于多种多样,力求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将学习内容与时代接轨。《新学堂歌》是一本全部以中国古诗词为歌词的歌曲集,全书共计五十首曲目,由谷建芬老师历经十余年编著而成,期间多次修改,力求与时代相接适应当代儿童发展,书中选取的诗词均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本文中选择《新学堂歌》进行研究,探索其应用与小学音乐教学的适配性,通过对本书内容的研究分析认为其作为增补教材进入到小学音乐课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新学堂歌》与学堂乐歌相较同为给孩子们唱的歌,却是全然不同的写作方法,亦是因不同的社会需求而产生,《新学堂歌》是为传承中华文化、让新时代的孩子们有歌可唱而生。作者谷建芬在这本书中为古诗词配以优美而富有鲜明特征的旋律,使其从书中走出,变成围绕在孩子们身边朗朗上口的歌曲,将众多...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赋得古原送草别》这首诗白居易十六岁的代表作,诗词含义在于表达送别友人依依不舍之情
四、《新学堂歌》的应用性探索29步训练的过程,随着曲目技巧的丰富,学生的合唱能力也能得到不断提高。第一首《春晓》是即适用于独唱又适用于合唱的典型作品,笔者选择这首歌曲作为合唱初级排练曲目有几点原因:第一点,《春晓》这首诗在学生们一年级阶段就已经在语文课本中学习到了,有些孩子在学前意境会背诵了,在对歌词的熟悉度上基本没有问题。第二点,这首歌在表现中需要唱出吟诗的感觉,从《新学堂歌》音乐会实践的视频中,谷建芬曾说明这首歌在创作中表达的是古人摇头晃脑念诗的感觉,且旋律非常欢快,前奏中连续的三度跳进将歌曲要营造的意境和氛围显示出来,很容易调动学生情绪,一字一音易于把握。第三点,《春晓》中合唱的部分只有八个乐句,两个声部每个乐句前两拍的音是相同的,前两个乐句中第三拍上下两个声部构成六度音程,三、四、五乐句依然前两拍相同,后两拍两声部构成三度音程关系,后三个乐句声部间以三、四度音程进行,然后进入衬词部分。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唱到“夜来风雨声”这句时能够看到“来”这个字用了三拍强调(图4-1),一是表现对花落的惋惜,与之前几句节奏上的不同形成对比,在第三句的部分变化也比较符合音乐的发展规律。其次,“来”这个字在演唱中属于开口音,合唱部分的第五乐句与“夜来风雨声”的处理方式相同,“啦”也属于开口音,这样的旋律进行既便于演唱,也能够突出作品的变化,在此能够看出作者对“音”“字”关系细腻准确的把握和创作中的巧思。图4-1可以说整首歌曲没有难度,作为刚开始学习分声部演唱歌曲的孩子们来说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谷建芬歌曲作品的艺术特色[J]. 魏德泮. 中国文艺评论. 2017(07)
[2]永远青春的旋律——20世纪中国经典儿童歌曲[J]. 王大庆. 音乐生活. 2005(06)
[3]中国儿童歌曲创作百年回顾[J]. 杨瑞庆.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2(03)
硕士论文
[1]中国古诗词歌曲的语言特点研究[D]. 邓珺芳.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特点及风格研究[D]. 吴启慧.湖南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62285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赋得古原送草别》这首诗白居易十六岁的代表作,诗词含义在于表达送别友人依依不舍之情
四、《新学堂歌》的应用性探索29步训练的过程,随着曲目技巧的丰富,学生的合唱能力也能得到不断提高。第一首《春晓》是即适用于独唱又适用于合唱的典型作品,笔者选择这首歌曲作为合唱初级排练曲目有几点原因:第一点,《春晓》这首诗在学生们一年级阶段就已经在语文课本中学习到了,有些孩子在学前意境会背诵了,在对歌词的熟悉度上基本没有问题。第二点,这首歌在表现中需要唱出吟诗的感觉,从《新学堂歌》音乐会实践的视频中,谷建芬曾说明这首歌在创作中表达的是古人摇头晃脑念诗的感觉,且旋律非常欢快,前奏中连续的三度跳进将歌曲要营造的意境和氛围显示出来,很容易调动学生情绪,一字一音易于把握。第三点,《春晓》中合唱的部分只有八个乐句,两个声部每个乐句前两拍的音是相同的,前两个乐句中第三拍上下两个声部构成六度音程,三、四、五乐句依然前两拍相同,后两拍两声部构成三度音程关系,后三个乐句声部间以三、四度音程进行,然后进入衬词部分。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唱到“夜来风雨声”这句时能够看到“来”这个字用了三拍强调(图4-1),一是表现对花落的惋惜,与之前几句节奏上的不同形成对比,在第三句的部分变化也比较符合音乐的发展规律。其次,“来”这个字在演唱中属于开口音,合唱部分的第五乐句与“夜来风雨声”的处理方式相同,“啦”也属于开口音,这样的旋律进行既便于演唱,也能够突出作品的变化,在此能够看出作者对“音”“字”关系细腻准确的把握和创作中的巧思。图4-1可以说整首歌曲没有难度,作为刚开始学习分声部演唱歌曲的孩子们来说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谷建芬歌曲作品的艺术特色[J]. 魏德泮. 中国文艺评论. 2017(07)
[2]永远青春的旋律——20世纪中国经典儿童歌曲[J]. 王大庆. 音乐生活. 2005(06)
[3]中国儿童歌曲创作百年回顾[J]. 杨瑞庆.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2(03)
硕士论文
[1]中国古诗词歌曲的语言特点研究[D]. 邓珺芳.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特点及风格研究[D]. 吴启慧.湖南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62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962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