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满族小学满语歌唱教学调研
发布时间:2021-01-22 17:32
满族作为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字与服饰,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满族人口众多,位居少数民族第二位,多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自治区、北京等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满族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可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听众口味的变化,以及老一代满族人的逐渐消亡等原因的影响,满族音乐不但在发展上遇到很大阻力,甚至连传承都很困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民间对于保护满族音乐的呼声越来越高,复兴满族音乐成为新一代有志青年的重任,许多人开始下乡采风收集相关材料,对其整理编制,希望能将满族传统的音乐艺术流传下去。其中别具民族特色的满族民歌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这说明政府对于满族音乐保护的高度重视,但是要保护一种地方音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并非单凭重视就能够让一种逐渐消失的文化得以保留。文化需要保护,更需要源源不断地传承。本文从内蒙古呼浩特市满族小学的满语歌唱教学出发,通过分析该校满语歌唱教学的现状,论述如何将满语歌曲更好地融入到教学过程,如何使满语歌曲受更多学生的关注与喜爱,如何使满族音乐更有效地流传,达到传承的目的。本篇论文通过四个...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东北师范大学满族历史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呼和浩特市满族满语文满族教学基地”成立授牌仪式现场
二、呼和浩特市满族小学满语歌唱教学调查19图2-1《祖国颂》谱例(三)呼和浩特市满族小学满语合唱团教学调研1.满语合唱团简介满族小学的满语合唱团成立于2015年3月,是全区唯一的以满族语言进行演唱的合唱团,社团自成立以来先后代表学校参加了满族颁金节等各类的比赛和演出。社团人数一般维持在50人左右,以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为主,由满族小学音乐教师王树屏老师担任指挥。满语合唱团主要用满族语言或满语汉语相结合的方式来演唱歌曲,歌曲选材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原满语歌曲,包括满族传统民歌以及满族歌唱家演唱的歌曲,有《望祭山》《萨尔拉》《满家娃》等,多为宋熙东创作的歌曲,二则是由汉语歌曲翻译为满语进行演唱的歌曲,有《真善美的小世界》《蜗牛与黄鹂鸟》《爱我中华》《抓泥鳅》等,演唱语言一般多为满汉结合的双语演唱。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图2-2满语合唱团集体表演2.社团学习分析由于满语合唱团需要通过满语演唱,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一二年级的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困难,六年级的学生学业压力又较大,因此合唱团的学生一般要求在三到五年级以内。目前,满语合唱团主要由四年级的学生为主,获取满语歌曲的途径主要是网络搜索,教师选取较广为流传或适合学生的乐曲,先自行学习,再传授给学生。教授歌曲主要通过播放音频以及口传心授的方式,使用的教具为电子琴。在学习内容中,部分歌曲为原汉族歌曲,并无满语演唱历史,但朗朗上口,歌曲意义积极,符合教学条件,便由该校的阿丽玛主任对乐曲进行翻译,授课教师再将译为满语的歌曲传授给学生。阿丽玛主任为蒙古族,曾到东北师范大学学习过满语,可以将汉语译为满语,因此为满语歌曲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据笔者了解,该校曾依托东北师范大学教习过满族语言,以供学生学习满语,但由于学生对满语学习兴趣的缺乏以及课业压力等缘故,满语学习的人数越来越少,满语的教学并没有持续开办下去,因此,满语合唱团的学生并没有经过学满语而后学唱歌这个步骤,而是学习翻译成汉字的“满语”,然后通过学习旋律将这些翻译过的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满族音乐的体裁与音乐特点[J]. 邢博琳. 戏剧之家. 2019(18)
[2]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赵书峰. 民族艺术研究. 2019(01)
[3]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当代适应与发展探微[J]. 关磊. 艺术评鉴. 2019(02)
[4]满族音乐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J]. 程丁.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8(04)
[5]黑龙江省满族民歌传播阻碍现象研究[J]. 张艳杰. 北方音乐. 2018(12)
[6]高校音乐教学中满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J]. 孙作东,徐敦广.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06)
[7]学校音乐教育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性[J]. 王宇晨,王莹. 艺术评鉴. 2018(05)
[8]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的再解读[J]. 方李莉.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7(03)
[9]东北地区小学音乐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研究——满族音乐的传承[J]. 付裕坤.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6(12)
[10]东北满族民歌旋律音调及其文化特征探究[J]. 武素霞. 北方音乐. 2016(09)
博士论文
[1]东北满族民歌音乐形态与演唱研究[D]. 孙作东.东北师范大学 2018
[2]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研究[D]. 博雅杰.东北师范大学 2017
[3]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 张黎红.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 金顺爱.东北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 刘艳丽.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7
[2]中关村第三小学少数民族音乐特色课程教学研究[D]. 孙鑫.中央民族大学 2016
[3]“美美与共”与“和而不同”—音乐在藏彝走廊盐源县民族学生中和谐共融的作用[D]. 关涛.中国音乐学院 2016
本文编号:2993633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东北师范大学满族历史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呼和浩特市满族满语文满族教学基地”成立授牌仪式现场
二、呼和浩特市满族小学满语歌唱教学调查19图2-1《祖国颂》谱例(三)呼和浩特市满族小学满语合唱团教学调研1.满语合唱团简介满族小学的满语合唱团成立于2015年3月,是全区唯一的以满族语言进行演唱的合唱团,社团自成立以来先后代表学校参加了满族颁金节等各类的比赛和演出。社团人数一般维持在50人左右,以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为主,由满族小学音乐教师王树屏老师担任指挥。满语合唱团主要用满族语言或满语汉语相结合的方式来演唱歌曲,歌曲选材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原满语歌曲,包括满族传统民歌以及满族歌唱家演唱的歌曲,有《望祭山》《萨尔拉》《满家娃》等,多为宋熙东创作的歌曲,二则是由汉语歌曲翻译为满语进行演唱的歌曲,有《真善美的小世界》《蜗牛与黄鹂鸟》《爱我中华》《抓泥鳅》等,演唱语言一般多为满汉结合的双语演唱。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图2-2满语合唱团集体表演2.社团学习分析由于满语合唱团需要通过满语演唱,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一二年级的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困难,六年级的学生学业压力又较大,因此合唱团的学生一般要求在三到五年级以内。目前,满语合唱团主要由四年级的学生为主,获取满语歌曲的途径主要是网络搜索,教师选取较广为流传或适合学生的乐曲,先自行学习,再传授给学生。教授歌曲主要通过播放音频以及口传心授的方式,使用的教具为电子琴。在学习内容中,部分歌曲为原汉族歌曲,并无满语演唱历史,但朗朗上口,歌曲意义积极,符合教学条件,便由该校的阿丽玛主任对乐曲进行翻译,授课教师再将译为满语的歌曲传授给学生。阿丽玛主任为蒙古族,曾到东北师范大学学习过满语,可以将汉语译为满语,因此为满语歌曲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据笔者了解,该校曾依托东北师范大学教习过满族语言,以供学生学习满语,但由于学生对满语学习兴趣的缺乏以及课业压力等缘故,满语学习的人数越来越少,满语的教学并没有持续开办下去,因此,满语合唱团的学生并没有经过学满语而后学唱歌这个步骤,而是学习翻译成汉字的“满语”,然后通过学习旋律将这些翻译过的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满族音乐的体裁与音乐特点[J]. 邢博琳. 戏剧之家. 2019(18)
[2]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赵书峰. 民族艺术研究. 2019(01)
[3]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当代适应与发展探微[J]. 关磊. 艺术评鉴. 2019(02)
[4]满族音乐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J]. 程丁.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8(04)
[5]黑龙江省满族民歌传播阻碍现象研究[J]. 张艳杰. 北方音乐. 2018(12)
[6]高校音乐教学中满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J]. 孙作东,徐敦广.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06)
[7]学校音乐教育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性[J]. 王宇晨,王莹. 艺术评鉴. 2018(05)
[8]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的再解读[J]. 方李莉.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7(03)
[9]东北地区小学音乐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研究——满族音乐的传承[J]. 付裕坤.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6(12)
[10]东北满族民歌旋律音调及其文化特征探究[J]. 武素霞. 北方音乐. 2016(09)
博士论文
[1]东北满族民歌音乐形态与演唱研究[D]. 孙作东.东北师范大学 2018
[2]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研究[D]. 博雅杰.东北师范大学 2017
[3]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 张黎红.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 金顺爱.东北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 刘艳丽.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7
[2]中关村第三小学少数民族音乐特色课程教学研究[D]. 孙鑫.中央民族大学 2016
[3]“美美与共”与“和而不同”—音乐在藏彝走廊盐源县民族学生中和谐共融的作用[D]. 关涛.中国音乐学院 2016
本文编号:2993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993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