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回归生活视域下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7 15:17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校内重要的德育实施载体,其课程实施注重生活化的教学原则,学生的德行发展源于他们对于生活的体验、感悟。但是从目前来看,这种课程实施的现状并不乐观: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长期脱离学生的生活,缺乏基本的并将学生道德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决心。因此,从教育回归生活的角度,构建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实施,对于课程教学、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文章主要以任丘市B小学为个案研究,通过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B小学师生进行调查。问卷和访谈主要是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相关群体认知、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过程、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效果和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困境方面展开。通过调查发现B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实施有着积极的方面:学校有着良好的硬件设施、与高校直接对接的优势等,但同时也存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过程欠缺、课程评价机制不健全、课程资源开发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同时,笔者综合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从观念意识、课程实施环境、师资力量、家庭和社会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确立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实施回归生活观念、建构生活化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形成生活...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际上课次数与课表应该上课次数的对比
与应然上课中的 52.1%的学生中的课表有 2 节或以上的课师明确指出:全年级的品德课在课程表中的课程安排是两是:一至三年级每周两节,四五年级每周一节。①可以说是想品德课程的上课次数。由表 3-6 可知,授课地点主要为实施环境;在任科教师的选择方面,学生由于自身道德发展的角色定位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出现混乱的状态,因此,教师都有语文老师兼任,学校并未对教师队伍结构进行严部门必须明确小学思想品德不是任何科目的附庸,重新定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实施。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准备过程的准备过程,俗称为“备课”环节,这一环节教师会综合的知识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给予一定的假设,力求单位:%
图 3-3 学生积极参加课程的状态 图 3-4 老师与学生课下的情感交流状况3.3.2.4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评价课程评价本质上是坚定课程实施最优效的工具,也是检定课程再决策的先决条件。一般情况下,课程教学评价即是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中的评价,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着相关课程的开展与反思。为进一步呈现该校的教学评价现状,主要是从实然的评价方式和学生希望的评价方式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治教育课程新路向——对于“思想品德”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的思考[J]. 来鑫. 内蒙古教育. 2017(02)
[2]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J]. 张中伟,张忠影.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25)
[3]教育中的生活世界:从“回归”到“超越”[J]. 周序.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03)
[4]教育与生活——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的哲学思考[J]. 孟建伟. 教育研究. 2012(03)
[5]“教育回归生活”与“生活走向教育”——生活与教育关系的再审视[J]. 刘向辉,刘卫智. 教育导刊. 2012(02)
[6]从“生活”走向生活——品德教学回归生活的思考与实践[J]. 王齐展. 小学德育. 2010(13)
[7]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刍议[J]. 胥传红.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09(01)
[8]课堂交往:生命化教学的启动与展开[J]. 陈新巧,赵书超. 教育探索. 2007(11)
[9]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误区及本真探析[J]. 王娟娟,靖国平. 当代教育科学. 2007(19)
[10]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阐释[J]. 庞丽. 教育科学论坛. 2007(09)
博士论文
[1]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D]. 杨晓萍.西南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中学德育生活化的实效性研究[D]. 孙夕辉.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高冰丽.河北师范大学 2017
[3]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胡荞丽.东北师范大学 2013
[4]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究[D]. 张建珺.上海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22419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际上课次数与课表应该上课次数的对比
与应然上课中的 52.1%的学生中的课表有 2 节或以上的课师明确指出:全年级的品德课在课程表中的课程安排是两是:一至三年级每周两节,四五年级每周一节。①可以说是想品德课程的上课次数。由表 3-6 可知,授课地点主要为实施环境;在任科教师的选择方面,学生由于自身道德发展的角色定位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出现混乱的状态,因此,教师都有语文老师兼任,学校并未对教师队伍结构进行严部门必须明确小学思想品德不是任何科目的附庸,重新定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实施。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准备过程的准备过程,俗称为“备课”环节,这一环节教师会综合的知识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给予一定的假设,力求单位:%
图 3-3 学生积极参加课程的状态 图 3-4 老师与学生课下的情感交流状况3.3.2.4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评价课程评价本质上是坚定课程实施最优效的工具,也是检定课程再决策的先决条件。一般情况下,课程教学评价即是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中的评价,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着相关课程的开展与反思。为进一步呈现该校的教学评价现状,主要是从实然的评价方式和学生希望的评价方式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治教育课程新路向——对于“思想品德”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的思考[J]. 来鑫. 内蒙古教育. 2017(02)
[2]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J]. 张中伟,张忠影.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25)
[3]教育中的生活世界:从“回归”到“超越”[J]. 周序.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03)
[4]教育与生活——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的哲学思考[J]. 孟建伟. 教育研究. 2012(03)
[5]“教育回归生活”与“生活走向教育”——生活与教育关系的再审视[J]. 刘向辉,刘卫智. 教育导刊. 2012(02)
[6]从“生活”走向生活——品德教学回归生活的思考与实践[J]. 王齐展. 小学德育. 2010(13)
[7]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刍议[J]. 胥传红.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09(01)
[8]课堂交往:生命化教学的启动与展开[J]. 陈新巧,赵书超. 教育探索. 2007(11)
[9]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误区及本真探析[J]. 王娟娟,靖国平. 当代教育科学. 2007(19)
[10]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阐释[J]. 庞丽. 教育科学论坛. 2007(09)
博士论文
[1]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D]. 杨晓萍.西南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中学德育生活化的实效性研究[D]. 孙夕辉.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高冰丽.河北师范大学 2017
[3]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胡荞丽.东北师范大学 2013
[4]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究[D]. 张建珺.上海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22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022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