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新式国文教科书》编选研究 ——兼与《新编中华国文教科书》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14 18:52
民国成立后,国文教科书出版出现飞速发展。于1916年初版的《新式国文教科书》由吕思勉编著。作为20世纪杰出的国学大师、历史学家、语文家,吕思勉编辑出版了许多中小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教科书。《新式国文教科书》是吕思勉编写的有关语文的唯一幸存的一套高等小学校用教材。通过研究《新式国文教科书》编选情况,尤其是对比、分析它与《新编中华国文教科书》的异同,这既可以深入了解民国初期高等小学校用国文教科书的普遍特点,又可以研究吕思勉对国文及教材的独特认识与发展。这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对语文教材编写及使用等方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该套教科书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其次,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新式国文教科书》编写的内、外部条件。主要从国文课程设置、蔡元培先进理念、民国初期其他国文教科书等三个方面介绍该套教科书出版的外部因素,再介绍吕思勉个人独特的教育经历、教学实践与体验。第二章主要进行《新式国文教科书》编选研究。从选文目录、选文内容和选文编排三个方面,通过教材间的横向比较,明了民国初期国文教材的特点;在选文内容与编排上,通过与《新编中...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新式国文教科书》成书研究
第一节 《新式国文教科书》编写的时代背景
一、国文科的设置
二、蔡元培“五育并举”方针及其教育思想
三、其他国文教科书的影响
第二节 吕思勉教育经验与教育观念
一、吕思勉的教育经历
二、吕思勉的教育观念
第三节 《新式国文教科书》的影响
第二章 《新式国文教科书》与《新编中华国文教科书》对比分析
第一节 《新式国文教科书》篇目研究
一、选文篇目对比
二、选文篇目分类
第二节 《新式国文教科书》内容分析
一、与《新编中华国文教科书》相同选文对比分析
二、与《新编中华国文教科书》其他选文对比分析
第三节 《新式国文教科书》选文编排分析
一、选文编排特点
二、与《新编中华国文教科书》编选的异同点
第三章 《新式国文教科书》编选的借鉴价值
第一节 教材编写方面的借鉴
一、以类相从
二、注重衔接过渡
第二节 教材使用方面的借鉴
一、理解编者意图
二、教学时间分配
第三节 对语文认识的借鉴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二、文化传承与理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033686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新式国文教科书》成书研究
第一节 《新式国文教科书》编写的时代背景
一、国文科的设置
二、蔡元培“五育并举”方针及其教育思想
三、其他国文教科书的影响
第二节 吕思勉教育经验与教育观念
一、吕思勉的教育经历
二、吕思勉的教育观念
第三节 《新式国文教科书》的影响
第二章 《新式国文教科书》与《新编中华国文教科书》对比分析
第一节 《新式国文教科书》篇目研究
一、选文篇目对比
二、选文篇目分类
第二节 《新式国文教科书》内容分析
一、与《新编中华国文教科书》相同选文对比分析
二、与《新编中华国文教科书》其他选文对比分析
第三节 《新式国文教科书》选文编排分析
一、选文编排特点
二、与《新编中华国文教科书》编选的异同点
第三章 《新式国文教科书》编选的借鉴价值
第一节 教材编写方面的借鉴
一、以类相从
二、注重衔接过渡
第二节 教材使用方面的借鉴
一、理解编者意图
二、教学时间分配
第三节 对语文认识的借鉴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二、文化传承与理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033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033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