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王崧舟文言启蒙课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7 05:13
  近年来,各类国学讲堂悄然兴起,读文言、学礼仪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究其原因,是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关照与反思。文言作为文化传承的纽带,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几乎处于失声状态,并不受重视,大部分学生对于文言学习的热情也并不高涨。基于此,王崧舟老师提出了以文化传承与陶冶为根本价值指向的文言启蒙课,致力于对学生进行价值陶冶、文化濡染、语言建构和审美熏陶。本研究以王崧舟老师的《天籁》《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三篇文言启蒙课课例为切入点,从文本解读、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课堂生态四个方面,深入探究了文言启蒙课的价值指向,总结出文言启蒙课一般性教学策略,旨在为当下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提供思路和启发,帮助教师走出文言文教学的误区,扭转逐字逐句翻译文言的授课思维,敢于打破教材内容的桎梏,挑战常规,激活学生情感体验,唤醒学生对于文言学习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文言启蒙课的缘起与实践以及文言启蒙读本的人文性、趣味性、多样性、典范性的选文定位。第二章从王崧舟老师的《天籁》《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入手,系统分析了文言启蒙课在文本解读、教学目标、教学设...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启蒙
        (二)文言启蒙课
    四、文献综述
        (一)对“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研究
        (二)对“古代蒙学教育”的研究
        (三)对王崧舟三篇文言课例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课例分析法
        (三)行动研究法
第一章 王崧舟文言启蒙课概述
    一、文言启蒙课缘起与实践
    二、文言启蒙课选文定位
        (一)人文性:导向民族文化精华
        (二)趣味性:关切儿童心灵体验
        (三)多样性:关照各类文言典籍
        (四)典范性:沉淀精致文言语感
第二章 王崧舟文言启蒙课课例研究
    一、课例背景及课例呈现
        (一)《天籁》
        (二)《记承天寺夜游》
        (三)《湖心亭看雪》
    二、课例分析
        (一)文本解读的深入浅出
        (二)教学目标的学生本位
        (三)教学设计的启蒙渗透
        (四)课堂生态的人文关怀
第三章 王崧舟文言启蒙课教学启发
    一、文言启蒙课教学价值指向
        (一)语言建构
        (二)审美熏陶
        (三)文化濡染
        (四)价值陶冶
    二、文言启蒙课教学策略
        (一)唤醒主体期待,搭建学习支架
        (二)消解畏难心理,重视文言诵读
        (三)体验原初美感,丰富审美层次
        (四)积淀文化底蕴,促进人格养成
第四章 文言启蒙课教学实践案例
    一、案例背景
    二、教学实录
    三、教学反思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代蒙学对小学当代经典诵读教学的启示[J]. 张若琳.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2]基于课堂实录分析小学文言文教学——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 张倩倩.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8(02)
[3]王崧舟:流淌的诗意——观摩《湖心亭看雪》课例[J]. 吴玉琢.  天津教育. 2018(01)
[4]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J]. 李桂苹.  汉字文化. 2017(21)
[5]论唐彪注重理解的蒙学教法[J]. 高静雅,张平仁.  大学教育. 2017(11)
[6]清代蒙学教育初探[J]. 王旭冉.  学周刊. 2017(32)
[7]试论文学作品教学召唤结构的三重“隐喻”[J]. 潘庆玉.  课程.教材.教法. 2017(08)
[8]小学文言课程提前起步的可能与可为(下)——基于结构主义的启示[J]. 林志芳.  小学教学研究. 2017(10)
[9]小学文言课程提前起步的可能与可为(上)——基于结构主义的启示[J]. 林志芳.  小学教学研究. 2017(07)
[10]天籁无声 道法自然——听王崧舟老师《天籁》有感[J]. 赵远利.  语文知识. 2016(08)

硕士论文
[1]人文性视角下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研究[D]. 林琪琪.山东师范大学 2018
[2]王崧舟课堂朗读教学艺术的探索与借鉴[D]. 王瑞智.深圳大学 2017
[3]宋代蒙学教材的发展及其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启示[D]. 郑晓莉.青海师范大学 2017
[4]明清蒙学教材对当代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编制的启示[D]. 郭子建.西华师范大学 2017
[5]小学诗意语文课堂的构建研究[D]. 黄文典.福建师范大学 2017
[6]王崧舟“诗意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方法研究[D]. 孙丽姣.山东师范大学 2016
[7]王崧舟语文生本课堂研究[D]. 李翔翔.杭州师范大学 2016
[8]从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艺术视角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D]. 卞爽.渤海大学 2015
[9]王崧舟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研究[D]. 高乐素.杭州师范大学 2013
[10]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赵阳.广州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37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037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0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