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提升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行动研究 ——基于心理转换理论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3-11 22:25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现代社会对成人书面言语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书面言语表达的最初受教者——小学生群体的写作问题。虽然新课标于2001年便明确规定了写作教学的三阶段要求,即写话、习作、写作,但是在目前的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受传统作文教学的影响,习作教学观念落后,指导方式单一,尤其以农村小学更为严重。由于经济文化环境的落后,农村教师专业水平欠缺,学校支持力度不足,久而久之使得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成为了根深蒂固的难题。根据课堂观察、教师访谈、学生访谈可知,当前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一定问题:习作教学未融入日常生活、习作指导流于形式、教学理念传统落后、教学态度消极负面,从而导致学生在习作中出现:积累意识不足、语句表达不当、情感融入不实、框架构建不清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本研究在吸收了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心理转换理论的视角在写作教学和训练中的应用,展开了提升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行动研究。本研究选取的合作对象为Q县M小学四年级一班,研究过程中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行动研究。每一轮都遵循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基本阶段,通过文献分析、课堂...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1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2.问题的确定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习作
        1.习作与写话
        2.习作与写作
        3.习作与作文
    (二)习作能力
    (三)习作教学
三、文献综述
    (一)写作教学历史演进的阶段研究
    (二)写作教学理念的相关研究
    (三)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梯度研究
    (四)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研究
    (五)说话与写作的异同研究
    (六)研究述评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1.研究对象的选择
        2.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具体收集资料的方法
六、行动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一)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现状的问题分析
        1.习作教学未融入日常生活
        2.习作教学指导流于形式
        3.习作教学理念传统落后
        4.习作教学态度消极负面
    (二)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问题分析
        1.积累意识不足
        2.语句表达不当
        3.情感融入不实
        4.框架构建不清
七、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初步酝酿:确定合作对象
        1.走进研究场域
        2.融入合作学校
        3.选择合作对象
        4.聚焦研究问题
        5.预设行动方案
    (二)行动研究的尝试:思维能力的训练
        1.计划:思路的生成建构
        2.行动:类型、要求、提纲
        3.观察:学生的习作思路
        4.反思:内部语言材料不足
    (三)行动研究的推进:选择能力的训练
        1.计划:材料的积累选择
        2.行动:习惯、意识、仿写
        3.观察:学生的积累意识
        4.反思:习作规范性不足
    (四)行动研究的完善:表达能力的训练
        1.计划:内容的修改完善
        2.行动:口头、书面、修改
        3.观察:学生的表达习惯
        4.反思:口语书语优势互借不足
    (五)行动研究的延续:合作学校的改进
        1.习作方法的持续保持
        2.习作素材的多样积累
        3.习作形式的新奇百变
八、行动研究的成效分析
    (一)学生视角的成效
        1.习作兴趣普遍提高
        2.习作成绩进步显著
        3.学习态度明显端正
    (二)教师视角的转变
        1.习作教学态度的转变
        2.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3.日常教学评价的转变
    (三)研究者视角的反思
        1.对研究对象的反思
        2.对行动研究过程的反思
九、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学生的生活世界丰富教师习作指导的内容
        2.学生的习作能力与教师的习作教学理论紧密相关
        3.教师习作教学的观念影响教师习作指导的方式
        4.学校的重视支持影响教师习作指导水平的发展
    (二)建议
        1.习作教学要重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建构联系
        2.习作指导要遵循学生习作心理转换的规律
        3.习作训练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4.学校要对教师的习作指导给予专业支持
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学生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和参加的课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建习作教学新生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小学习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张晓东.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3)
[2]基于“生活教育”思想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J]. 李雪玲.  西部素质教育. 2018(01)
[3]被忽略的教材改革研究——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改革的思考[J]. 何向梅.  课程教学研究. 2017(12)
[4]小学习作教学方法的探析[J]. 李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7(31)
[5]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朱柯珂.  西部素质教育. 2017(14)
[6]写作心理转换理论在初中写作中的运用研究[J]. 杨军军.  科普童话. 2017(09)
[7]“生活教育”思想运用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研究[J]. 张慧珠.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1)
[8]“口述→写话→习作→创作”: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层次式培养模式探索[J]. 郭丽萍.  中国校外教育. 2016(31)
[9]运用心理转换理论提高写作指导的有效性[J]. 吴文林.  初中生世界. 2016(40)
[10]小学习作教学“前导后导一体化”评析[J]. 韦芳.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6(08)

博士论文
[1]行动研究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作用研究[D]. 蔡京玉.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 刘良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D]. 刘垚.沈阳师范大学 2017
[2]小学新派作文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D]. 张隆清.广西师范大学 2017
[3]小学语文写作策略教学的行动研究[D]. 殷亚玲.扬州大学 2016
[4]小学语文习作评价研究[D]. 朱洁.新疆师范大学 2016
[5]基于艺术情境创设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行动研究[D]. 史晶.重庆师范大学 2016
[6]小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行动研究[D]. 藏晓庆.西北师范大学 2016
[7]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D]. 孙文静.南昌大学 2015
[8]档案袋评价在小学语文习作中的行动研究[D]. 汤国美.赣南师范学院 2015
[9]基于“生活教育”思想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D]. 马冬雪.陕西师范大学 2015
[10]网络环境下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D]. 蒋双双.南京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77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077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0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