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1-03-13 19:42
积极心理学倡导教育要尊重学生主体,增进学生积极体验,塑造学生积极人格。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内涵建设不足、学生自我教育缺失、班级活动效果不佳等问题,班主任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活动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建设,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内在积极品质,提升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实现小学生自身健康成长。
【文章来源】:教育观察. 2020,9(35)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
(一)尊重主体地位,实现认知内化
(二)优化情绪实践,增进积极体验
(三)塑造积极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内涵建设不足
(二)忽视学生自我教育
(三)班级活动效果不佳
三、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
(一)环境文化建设——构建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
(二)制度文化建设——实行民主化的班级管理
(三)观念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
(四)活动文化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四维并进”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探究[J]. 马丽萍.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7)
[2]浅谈班级活动在班级建设中的重要性[J]. 曾俊家,陶明艳. 教师. 2016(21)
[3]主题班会高效互动“三忌”[J]. 龚俊波. 教学与管理. 2016(01)
[4]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职校生积极体验能力培养探析[J]. 徐凤林,陆春庚. 职业教育研究. 2011(05)
[5]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J]. 黄希庭.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6)
[6]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 张倩,郑涌. 心理学探新. 2003(03)
本文编号:3080799
【文章来源】:教育观察. 2020,9(35)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
(一)尊重主体地位,实现认知内化
(二)优化情绪实践,增进积极体验
(三)塑造积极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内涵建设不足
(二)忽视学生自我教育
(三)班级活动效果不佳
三、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
(一)环境文化建设——构建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
(二)制度文化建设——实行民主化的班级管理
(三)观念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
(四)活动文化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四维并进”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探究[J]. 马丽萍.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7)
[2]浅谈班级活动在班级建设中的重要性[J]. 曾俊家,陶明艳. 教师. 2016(21)
[3]主题班会高效互动“三忌”[J]. 龚俊波. 教学与管理. 2016(01)
[4]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职校生积极体验能力培养探析[J]. 徐凤林,陆春庚. 职业教育研究. 2011(05)
[5]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J]. 黄希庭.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6)
[6]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 张倩,郑涌. 心理学探新. 2003(03)
本文编号:3080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080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