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对教师身份认同影响的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1 22:0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核心力量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教师身份认同的程度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决定教育改革的成效。校本研修作为推进教师教育的举措,对于改变教师的形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的双重压力下,教师在参与校本研修中教师面临着新的困境与挑战,教师对自我的认识与专业的认同存在一定的迷离与困惑,这不利于教师在教育改革中发挥教学智慧,阻碍了教师获得内在的成长动力。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走向专业发展的前进动力,是教师走向教学自觉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校本研修中教师身份认同这一课题对于改善教师的生存现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A小学的三位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叙事研究呈现了在学科、教龄、性别、职称有别的三位教师在参与校本研修中身份认同的构建路径,主要是围绕:(1)探析在校本研修中教师如何理解和建构自身的教师身份;(2)探究校本研修影响教师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3)阐明校本研修影响教师身份认同的机理。以上三个问题的探讨建立在对三位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教学生活、个人体悟以及反思日志等材料的基础上展开。叙事的动态线索是以教师的入职时,以外行人的身份参照外在行为...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教师改变的洋葱头模型
图 1-2 访谈架构二是实物收集。主要搜集校本研修的相关成果,校本研修的相关成果为了保证叙事的还原性,所收集资料的准确性与丰富性至关重要,尤其是文字资料。在征得三位教师的同意后,本研究收集到教师的研修成果包括:公开发表的文章、
图 1-3 作为共同体的实践维度1. 相互卷入共同体内在的一致性来自于实践,因此相互卷入作为实践共同体的首要特征。成员资格的获取本质上就是由“相互卷入”的程度决定的,而不是由“谁知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被动受训到自觉研修:教学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40年[J]. 杨婷,金哲. 全球教育展望. 2018(08)
[2]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身份的理解与建构——基于师生互动的视角[J]. 陶丽,李子建. 教师教育研究. 2018(03)
[3]基于知识转移的校本研修模式及效果研究[J]. 张薇,杨淑平,李涵,李旭.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1)
[4]地理专业免费师范生自我身份认同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 黄建武,马海娟,揭毅. 教育现代化. 2017(40)
[5]“学习领导”视野下的校本研修建设路径[J]. 陈霞. 教师教育研究. 2017(05)
[6]基于中学英语教师校本研修实践研究的教师学习[J]. 李宝荣. 课程.教材.教法. 2017(07)
[7]教师教育者的身份内涵、困境与建构路径[J]. 赵明仁. 教育研究. 2017(06)
[8]乡村教师互助式校本研修共同体创新实践研究[J]. 张涛. 课程.教材.教法. 2016(11)
[9]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的建构及其类型——基于历史社会学视角的案例考察[J]. 叶菊艳.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04)
[10]论教师促进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机制与策略[J]. 王牧华,全晓洁. 课程.教材.教法. 2015(07)
博士论文
[1]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策略的个案研究[D]. 周红.东北师范大学 2014
[2]我国高中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 寻阳.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3]身份认同与身份挣扎[D]. 孙来勤.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自我的寻求[D]. 李茂森.华东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D]. 苏亚会.海南师范大学 2016
[2]农村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 吴金平.山东师范大学 2012
[3]课程改革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 王娟.西北师范大学 2012
[4]农村小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 许小平.西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14036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教师改变的洋葱头模型
图 1-2 访谈架构二是实物收集。主要搜集校本研修的相关成果,校本研修的相关成果为了保证叙事的还原性,所收集资料的准确性与丰富性至关重要,尤其是文字资料。在征得三位教师的同意后,本研究收集到教师的研修成果包括:公开发表的文章、
图 1-3 作为共同体的实践维度1. 相互卷入共同体内在的一致性来自于实践,因此相互卷入作为实践共同体的首要特征。成员资格的获取本质上就是由“相互卷入”的程度决定的,而不是由“谁知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被动受训到自觉研修:教学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40年[J]. 杨婷,金哲. 全球教育展望. 2018(08)
[2]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身份的理解与建构——基于师生互动的视角[J]. 陶丽,李子建. 教师教育研究. 2018(03)
[3]基于知识转移的校本研修模式及效果研究[J]. 张薇,杨淑平,李涵,李旭.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1)
[4]地理专业免费师范生自我身份认同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 黄建武,马海娟,揭毅. 教育现代化. 2017(40)
[5]“学习领导”视野下的校本研修建设路径[J]. 陈霞. 教师教育研究. 2017(05)
[6]基于中学英语教师校本研修实践研究的教师学习[J]. 李宝荣. 课程.教材.教法. 2017(07)
[7]教师教育者的身份内涵、困境与建构路径[J]. 赵明仁. 教育研究. 2017(06)
[8]乡村教师互助式校本研修共同体创新实践研究[J]. 张涛. 课程.教材.教法. 2016(11)
[9]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的建构及其类型——基于历史社会学视角的案例考察[J]. 叶菊艳.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04)
[10]论教师促进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机制与策略[J]. 王牧华,全晓洁. 课程.教材.教法. 2015(07)
博士论文
[1]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策略的个案研究[D]. 周红.东北师范大学 2014
[2]我国高中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 寻阳.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3]身份认同与身份挣扎[D]. 孙来勤.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自我的寻求[D]. 李茂森.华东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D]. 苏亚会.海南师范大学 2016
[2]农村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 吴金平.山东师范大学 2012
[3]课程改革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 王娟.西北师范大学 2012
[4]农村小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 许小平.西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14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114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