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手工课的延展与探究 ——以陈郢小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02 01:33
随着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农村小学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美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农村美术教学中的“设计·应用”“造型·表现”等领域中的技法实施中还是绘画为主,很少上手工课。通过对小学美术课程设置的需求、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的实际调研,阐述论证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手工课教学的延展和提升。手工课程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思维方式等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手工课材料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进而阐述手工课作为美术课程资源引入课堂教学的必要性。查阅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对小学手工课教学的要求,对现有的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出陈郢小学是适合开展手工课教学的。首先从开发特色教材、利用身边的资源,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挖掘陈郢小学手工课的优势与特点,进行手工课案例分析,力求从实践的角度检验手工课进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可行性策略,研究如何利用手工课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传承民间艺术的任务,力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为农村小学探索一条低成本...
【文章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纸箱作品(江老师拍摄)
第二学段(3—4 年级)选择纸、泥土、纸牌、纸盘、纸筒、树枝、秸秆切割,折叠,切割和组合的方法进行有目的的造型活动。选择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图 2.3 学生作品(作者拍摄) 图 2.4 折纸作品(作者拍摄)第三学段是高年级(5 - 6 年级)使用各种介质,如泥,纸箱,泡沫,塑、秸秆等,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和生活中的废物来创造艺术作品。课堂时根据学生学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做手工的材料上不但要多样更集。学习使用教科书而不仅仅是教学材料并学习整合教科书。
图 2.1 学生展示作品(作者拍摄) 图 2.2 学生展示作品(作者拍摄)二学段(3—4 年级)选择纸、泥土、纸牌、纸盘、纸筒、树枝、秸割,折叠,切割和组合的方法进行有目的的造型活动。选择生活中的源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
本文编号:3114340
【文章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纸箱作品(江老师拍摄)
第二学段(3—4 年级)选择纸、泥土、纸牌、纸盘、纸筒、树枝、秸秆切割,折叠,切割和组合的方法进行有目的的造型活动。选择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图 2.3 学生作品(作者拍摄) 图 2.4 折纸作品(作者拍摄)第三学段是高年级(5 - 6 年级)使用各种介质,如泥,纸箱,泡沫,塑、秸秆等,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和生活中的废物来创造艺术作品。课堂时根据学生学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做手工的材料上不但要多样更集。学习使用教科书而不仅仅是教学材料并学习整合教科书。
图 2.1 学生展示作品(作者拍摄) 图 2.2 学生展示作品(作者拍摄)二学段(3—4 年级)选择纸、泥土、纸牌、纸盘、纸筒、树枝、秸割,折叠,切割和组合的方法进行有目的的造型活动。选择生活中的源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
本文编号:3114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114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