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小学Z班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6 15:47
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一个出色的班级中学习、生活,能有一个负责任的班主任。一个出色的班级,其实不仅是家长的要求,同时也是学校、班主任和教师们的追求。出色的班级自觉、团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很轻松;差的班级混乱、散漫,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时时盯着,事情也会层出不穷。究其根本则是班级文化的差异。然而文化的复杂性致使班级文化的建设问题重重。本研究以S小学Z班作为研究对象,以观察和访谈等方式收集班级文化建设的相关资料,深入班级之中,真实记录班级中关于班级文化的点点滴滴。通过调查呈现Z班从过去到现在的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四部分内容的班级文化建设,并对Z班未来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四部分内容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行畅想。Z班从过去仅为完成任务的班级文化建设到现在以学生为主,以促进其发展、成长为主要目的的班级文化建设,Z班的新班主任进行了许多努力。在她的带领下,学生有了更好地学习、生活环境,更加明白规则在生活中的意义,养成了更好地行为习惯,在精神上也更加富足。在将来,Z班在周老师的带领下肯定还将继续建设出更加符合Z班学生发展的班级文化,给学生更加丰厚的文化养分。教育是育人,在...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班级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关注
2.班级文化对班级成员具有重要作用
3.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
4.个人兴趣及实习契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文化
2.班级文化
3.文化领导
(四)研究综述
1.班级文化
2.班级文化建设
(五)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3.研究思路
4.研究方法
一、过去:完成任务的班级文化建设
(一)缺少温度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二)缺少认同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三)缺少榜样的班级行为文化建设
(四)缺少关怀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二、现在:以笋芽儿为核心目标的班级文化建设
(一)Z班的物质文化建设:给笋芽儿更好的成长环境
1.活泼可爱的班徽彰显班级魅力
2.积极向上的教室布置让学生充满活力
(二)Z班的制度文化建设:在班规中匡正笋芽儿的成长
1.五章约束笋芽儿的基本行为规范
2.补充规则和月三好学生给笋芽儿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Z班的行为文化建设:一个“家”有44个孩子
1.平等互助形成和谐的行为文化建设环境
2.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Z班的精神文化建设一:课堂是笋芽儿成长的主战场
1.精彩课堂注重倾听和表达
2.魅力教师传递生活正能量
(五)Z班的精神文化建设二:“醉”是书香能育人
1.让阅读成为每个孩子的日常习惯
2.在好书推荐中巩固阅读
三、未来:成为更好的笋芽儿的班级文化建设
(一)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时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1.主题月设计活动
2.班徽设计活动
(二)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时以开放的态度进行
1.以学生为主增加班级制度的包容性
2.游戏和故事增加制度学习的趣味性
(三)在班级行为文化建设时给学生更大的展示空间
1.教师自身要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2.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并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时注重学生和阅读的力量
1.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的价值观、精神和形象的建设
2.通过阅读丰厚班级精神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让班级敞现生命活力——我国当代中小学班级建设的专业使命[J]. 李伟胜. 教育科学研究. 2016(12)
[2]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 金梅. 高教学刊. 2016(21)
[3]班级文化场域建构:价值选择与关系调适[J]. 张祥兰. 中国教育学刊. 2016(08)
[4]论学校文化与校长领导力[J]. 张东娇. 教育科学. 2015(01)
[5]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 张艳芬. 教学与管理. 2015(03)
[6]论学校文化建设活动中的三大关系[J]. 王谦.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20)
[7]做一名爱读书的女教师[J]. 杨军红. 天津教育. 2014(Z1)
[8]新时期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 杨水华,姚玮.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06)
[9]国内外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 吴光路. 考试周刊. 2012(93)
[10]班级管理的生态化探析[J]. 靳丽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19)
博士论文
[1]学习型组织文化、工作满意度对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D]. 聂林.山东大学 2014
[2]数学文化与人类文明[D]. 袁缘.吉林大学 2013
[3]学校制度生活研究[D]. 张敏.华中师范大学 2013
[4]第三种文化[D]. 陈群.华东师范大学 2008
[5]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 杨全印.华东师范大学 2005
[6]“高尚”与“卑贱”的距离[D]. 周宗伟.南京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D]. 刘琼.广西师范大学 2016
[2]促进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D]. 施红燕.上海师范大学 2015
[3]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普通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 李媛.西南大学 2015
[4]论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D]. 邢铁志.沈阳师范大学 2014
[5]促进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 王爽.西南大学 2013
[6]班级制度文化过度规训问题研究[D]. 何绣伶.西南大学 2012
[7]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 张韬.天津师范大学 2012
[8]基于小学各学段特征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 戴磊.苏州大学 2011
[9]新时期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 刘庆.太原科技大学 2011
[10]高中和谐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 雍鼎元.广西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41717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班级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关注
2.班级文化对班级成员具有重要作用
3.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
4.个人兴趣及实习契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文化
2.班级文化
3.文化领导
(四)研究综述
1.班级文化
2.班级文化建设
(五)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3.研究思路
4.研究方法
一、过去:完成任务的班级文化建设
(一)缺少温度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二)缺少认同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三)缺少榜样的班级行为文化建设
(四)缺少关怀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二、现在:以笋芽儿为核心目标的班级文化建设
(一)Z班的物质文化建设:给笋芽儿更好的成长环境
1.活泼可爱的班徽彰显班级魅力
2.积极向上的教室布置让学生充满活力
(二)Z班的制度文化建设:在班规中匡正笋芽儿的成长
1.五章约束笋芽儿的基本行为规范
2.补充规则和月三好学生给笋芽儿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Z班的行为文化建设:一个“家”有44个孩子
1.平等互助形成和谐的行为文化建设环境
2.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Z班的精神文化建设一:课堂是笋芽儿成长的主战场
1.精彩课堂注重倾听和表达
2.魅力教师传递生活正能量
(五)Z班的精神文化建设二:“醉”是书香能育人
1.让阅读成为每个孩子的日常习惯
2.在好书推荐中巩固阅读
三、未来:成为更好的笋芽儿的班级文化建设
(一)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时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1.主题月设计活动
2.班徽设计活动
(二)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时以开放的态度进行
1.以学生为主增加班级制度的包容性
2.游戏和故事增加制度学习的趣味性
(三)在班级行为文化建设时给学生更大的展示空间
1.教师自身要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2.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并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时注重学生和阅读的力量
1.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的价值观、精神和形象的建设
2.通过阅读丰厚班级精神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让班级敞现生命活力——我国当代中小学班级建设的专业使命[J]. 李伟胜. 教育科学研究. 2016(12)
[2]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 金梅. 高教学刊. 2016(21)
[3]班级文化场域建构:价值选择与关系调适[J]. 张祥兰. 中国教育学刊. 2016(08)
[4]论学校文化与校长领导力[J]. 张东娇. 教育科学. 2015(01)
[5]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 张艳芬. 教学与管理. 2015(03)
[6]论学校文化建设活动中的三大关系[J]. 王谦.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20)
[7]做一名爱读书的女教师[J]. 杨军红. 天津教育. 2014(Z1)
[8]新时期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 杨水华,姚玮.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06)
[9]国内外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 吴光路. 考试周刊. 2012(93)
[10]班级管理的生态化探析[J]. 靳丽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19)
博士论文
[1]学习型组织文化、工作满意度对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D]. 聂林.山东大学 2014
[2]数学文化与人类文明[D]. 袁缘.吉林大学 2013
[3]学校制度生活研究[D]. 张敏.华中师范大学 2013
[4]第三种文化[D]. 陈群.华东师范大学 2008
[5]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 杨全印.华东师范大学 2005
[6]“高尚”与“卑贱”的距离[D]. 周宗伟.南京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D]. 刘琼.广西师范大学 2016
[2]促进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D]. 施红燕.上海师范大学 2015
[3]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普通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 李媛.西南大学 2015
[4]论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D]. 邢铁志.沈阳师范大学 2014
[5]促进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 王爽.西南大学 2013
[6]班级制度文化过度规训问题研究[D]. 何绣伶.西南大学 2012
[7]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 张韬.天津师范大学 2012
[8]基于小学各学段特征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 戴磊.苏州大学 2011
[9]新时期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 刘庆.太原科技大学 2011
[10]高中和谐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 雍鼎元.广西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41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141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