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1 17:05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是编纂于晚清的一部汉字教材,它深刻影响了其后汉字教材的编缀。近年来,这部教材重新出版,其历史价值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从教材编纂的背景,教材的特点,与其他相类书籍、字典的对比以及开发利用等角度分析其本身的特点及对当今社会的价值和作用。从教材编纂的背景来看:编纂者在清末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新式蒙学识字教材表达了自己的教育诉求。从教材的特点与启示来看:首先,从整体而言,这部识字教材由于时代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在继承中国传统蒙学识字教育理念的同时又吸收了西学概念;其次,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最后,教材中的文字书写工整且具有审美价值,插画部分力求直观、简明,这两部分对当今的识字教材的编纂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从该教材和其他相类教材及字典的对比可以看出:这部教材对其后一些识字教材的编撰有一定的影响;作为一套学校自编的教材,它与现今的校本教材有一定的相关性,又存在一定的区别;在与《新华字典》的功能性等角度的比对之中,辨别其与字典的区别,并由此展现该教材的价值与特性。从开发利用的角度来看:结合《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特点,以及对当前市面上已...
【文章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一) 编撰者的研究
(二) 教材内容特点的研究
(三) 创新性和启示性方面的研究
(四) 比较研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案
第一章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编纂概述
第一节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编纂的时代背景
一、编纂之初
二、时代思潮
第二节 主要编纂者及所持教育理念
一、主要编纂人员
二、编纂者的教育理念概述
第二章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特点及启示
第一节 融汇中西的新式教材
一、与传统蒙学关系密切
二、教材对西学的吸收
三、识字教材的经典与现代
第二节 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一、以人为本
二、“性灵说”
三、分级教学
第三节 科学的识字方法
一、字分粗浅,避免遗忘
二、教师释义,积累识字
第四节 汉字书写与插画
一、全书手写,工整与审美兼收
二、力求形象,简洁直观的插画
三、汉字书写与插画对现代识字教材的启示
第三章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与相关教材、字典的对比
第一节 与同时期教材对比——与《国民字课图说》的对比
第二节 与现代校本教材的对比
一、与《12岁以前的语文》对比
二、与现代校本教材的对比
第三节 “字典”的讨论——以《新华字典》(2006年) 为例
第四章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再版与市场需求
第一节 再版情况统计分析
第二节 再版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市场需求分析
第五章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开发、运用分析
第一节 改编可行性分析
一、重新改编的意义思考
二、借鉴《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元素的思考
第二节 使用可行性分析
一、学校教育
二、家庭教育
三、教育培训机构
第三节 应用程序开发设计构思
一、检索释义
二、语音朗读
三、教学视频
四、动画故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手机APP设计项目书
附录2:《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引入语文识字教学的教学设计
附录3:我国古代建筑相关材料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蒙学与传统文化[J]. 徐梓.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7(12)
[2]《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主要特点及历史地位[J]. 朱宏一. 语文建设. 2017(19)
[3]《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再发现[J]. 刘耀辉. 出版广角. 2016(21)
[4]《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编排创新与当代启示[J]. 屈亚文,贺继康.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5]不朽叶澄衷[J]. 杜君立. 企业观察家. 2015(01)
[6]《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特色研究[J]. 朱明霞. 文教资料. 2014(33)
[7]传统蒙学识字教学智慧及启示[J]. 王元臣. 语文建设. 2014(04)
[8]“蒙学科学全书”与20世纪初的科学启蒙[J]. 吴小鸥,李想. 教育学报. 2012(05)
[9]近代中国教科书的启蒙功利主义[J]. 吴小鸥.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05)
[10]古代蒙学教材的分类[J]. 陈黎明,邵怀领.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05)
博士论文
[1]蒙学简论[D]. 王海波.曲阜师范大学 2014
[2]清末民初教科书的启蒙诉求[D]. 吴小鸥.湖南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明清时期蒙学教学方法研究[D]. 刘佳艳.首都师范大学 2014
[2]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研究[D]. 侯卫.河北师范大学 2013
[3]字源识字法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实证研究[D]. 任可心.西南大学 2013
[4]中国古代蒙学文献研究[D]. 宋志霞.山东大学 2013
[5]传统蒙学识字教材的当代意义[D]. 夏泽天.郑州大学 2012
[6]当代教学理论视野下的古代蒙学读物研究[D]. 陈良松.延边大学 2011
[7]蒙学读物幼儿教育价值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D]. 段媛媛.西南大学 2011
[8]传统蒙学教材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D]. 周蕴迪.苏州大学 2010
[9]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研究[D]. 任新宇.华中师范大学 2008
[10]现代教育视野下的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 罗容海.北京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00069
【文章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一) 编撰者的研究
(二) 教材内容特点的研究
(三) 创新性和启示性方面的研究
(四) 比较研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案
第一章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编纂概述
第一节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编纂的时代背景
一、编纂之初
二、时代思潮
第二节 主要编纂者及所持教育理念
一、主要编纂人员
二、编纂者的教育理念概述
第二章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特点及启示
第一节 融汇中西的新式教材
一、与传统蒙学关系密切
二、教材对西学的吸收
三、识字教材的经典与现代
第二节 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一、以人为本
二、“性灵说”
三、分级教学
第三节 科学的识字方法
一、字分粗浅,避免遗忘
二、教师释义,积累识字
第四节 汉字书写与插画
一、全书手写,工整与审美兼收
二、力求形象,简洁直观的插画
三、汉字书写与插画对现代识字教材的启示
第三章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与相关教材、字典的对比
第一节 与同时期教材对比——与《国民字课图说》的对比
第二节 与现代校本教材的对比
一、与《12岁以前的语文》对比
二、与现代校本教材的对比
第三节 “字典”的讨论——以《新华字典》(2006年) 为例
第四章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再版与市场需求
第一节 再版情况统计分析
第二节 再版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市场需求分析
第五章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开发、运用分析
第一节 改编可行性分析
一、重新改编的意义思考
二、借鉴《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元素的思考
第二节 使用可行性分析
一、学校教育
二、家庭教育
三、教育培训机构
第三节 应用程序开发设计构思
一、检索释义
二、语音朗读
三、教学视频
四、动画故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手机APP设计项目书
附录2:《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引入语文识字教学的教学设计
附录3:我国古代建筑相关材料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蒙学与传统文化[J]. 徐梓.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7(12)
[2]《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主要特点及历史地位[J]. 朱宏一. 语文建设. 2017(19)
[3]《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再发现[J]. 刘耀辉. 出版广角. 2016(21)
[4]《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编排创新与当代启示[J]. 屈亚文,贺继康.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5]不朽叶澄衷[J]. 杜君立. 企业观察家. 2015(01)
[6]《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特色研究[J]. 朱明霞. 文教资料. 2014(33)
[7]传统蒙学识字教学智慧及启示[J]. 王元臣. 语文建设. 2014(04)
[8]“蒙学科学全书”与20世纪初的科学启蒙[J]. 吴小鸥,李想. 教育学报. 2012(05)
[9]近代中国教科书的启蒙功利主义[J]. 吴小鸥.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05)
[10]古代蒙学教材的分类[J]. 陈黎明,邵怀领.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05)
博士论文
[1]蒙学简论[D]. 王海波.曲阜师范大学 2014
[2]清末民初教科书的启蒙诉求[D]. 吴小鸥.湖南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明清时期蒙学教学方法研究[D]. 刘佳艳.首都师范大学 2014
[2]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研究[D]. 侯卫.河北师范大学 2013
[3]字源识字法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实证研究[D]. 任可心.西南大学 2013
[4]中国古代蒙学文献研究[D]. 宋志霞.山东大学 2013
[5]传统蒙学识字教材的当代意义[D]. 夏泽天.郑州大学 2012
[6]当代教学理论视野下的古代蒙学读物研究[D]. 陈良松.延边大学 2011
[7]蒙学读物幼儿教育价值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D]. 段媛媛.西南大学 2011
[8]传统蒙学教材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D]. 周蕴迪.苏州大学 2010
[9]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研究[D]. 任新宇.华中师范大学 2008
[10]现代教育视野下的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 罗容海.北京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00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200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