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段学生自然体验及其科学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2 03:41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2017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教学目标,试图在科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针对以上情况,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1)小学低年段学生自然体验的现状如何;(2)小学低年段科学教学关注学生自然体验的现状如何;(3)小学低年段科学教学应如何丰富学生的自然体验。自然体验是指人类通过多种感官感受,对大自然及其诸多组成要素的感知、反应、情意及行为表现,集知情意行共同作用的一种整体性心理活动状态,在体验自然的过程中认识自然,留下深刻回忆,领悟自然存在的意义,造就热爱自然的思想,形成保护自然的行为。基于对南京两所小学低年段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学生的认知、行为体验状况较好,而身体、情意体验较薄弱。(1)认知体验:98%以上的学生能够对生活中的自然物进行正确的信息提取,具有独特创意和良好的空间观察能力。(2)行为体验:绝大部分学生具有保护环境的潜意识行为,能够保持生活环境的整洁卫生;(3)身体体验:体验程度顺序依次为,感官(视觉>触觉>听觉>嗅觉...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行为的种类及维度划分图??
图2-1小学1-2年级学生观察秋天落叶方式情况??(二)学生在科学课堂中肌肉动觉体验结果较差??针对肌肉动觉体验的调查结果发现,83.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科学课堂中没??肌肉运动与酸痛的感受,近1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偶尔或??
图2-2小学低年段学生对自然物的判断情况表??(二)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力状况良好??为了深入研究学生们想象力和言语表达能力,问卷中设置如下主观题:车轮??除了安装在车上以外,还能做什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性之光”与“体验之网”——两种认知模式的比较[J]. 王前.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8(12)
[2]打开课堂合作学习的黑箱:来自CSCL的经验[J]. 曹梅. 教育发展研究. 2018(20)
[3]价值·问题·兴趣:教师“引导者”的角色定位[J]. 刘洪祥.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29)
[4]绘本引入小学低年段阅读课堂的实施策略探究[J]. 张园园. 语文建设. 2018(23)
[5]“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培训项目设计与实施[J]. 裴淼,刘姵希. 教师教育研究. 2018(03)
[6]儿童的自然缺失症及其教育对策[J]. 范燕燕,章乐. 教育科学研究. 2018(05)
[7]重走卢梭路——开展儿童自然体验教育刍议[J]. 马忠利,张军. 肇庆学院学报. 2018(02)
[8]美国学前教育机构崇尚自然的教育及启示[J]. 李生兰. 比较教育研究. 2017(10)
[9]自然体验和环境教育[J]. 黄宇,谢燕妮. 环境教育. 2017(09)
[10]身体视角下的旅游体验——基于徒步游记与访谈的扎根理论分析[J]. 谢彦君,樊友猛. 人文地理. 2017(04)
博士论文
[1]走向审美体验[D]. 王苏君.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合肥南艳湖城市生态公园自然体验设计研究[D]. 罗翠翠.清华大学 2013
[2]论体验及其价值生成[D]. 伍香平.华中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42043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行为的种类及维度划分图??
图2-1小学1-2年级学生观察秋天落叶方式情况??(二)学生在科学课堂中肌肉动觉体验结果较差??针对肌肉动觉体验的调查结果发现,83.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科学课堂中没??肌肉运动与酸痛的感受,近1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偶尔或??
图2-2小学低年段学生对自然物的判断情况表??(二)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力状况良好??为了深入研究学生们想象力和言语表达能力,问卷中设置如下主观题:车轮??除了安装在车上以外,还能做什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性之光”与“体验之网”——两种认知模式的比较[J]. 王前.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8(12)
[2]打开课堂合作学习的黑箱:来自CSCL的经验[J]. 曹梅. 教育发展研究. 2018(20)
[3]价值·问题·兴趣:教师“引导者”的角色定位[J]. 刘洪祥.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29)
[4]绘本引入小学低年段阅读课堂的实施策略探究[J]. 张园园. 语文建设. 2018(23)
[5]“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培训项目设计与实施[J]. 裴淼,刘姵希. 教师教育研究. 2018(03)
[6]儿童的自然缺失症及其教育对策[J]. 范燕燕,章乐. 教育科学研究. 2018(05)
[7]重走卢梭路——开展儿童自然体验教育刍议[J]. 马忠利,张军. 肇庆学院学报. 2018(02)
[8]美国学前教育机构崇尚自然的教育及启示[J]. 李生兰. 比较教育研究. 2017(10)
[9]自然体验和环境教育[J]. 黄宇,谢燕妮. 环境教育. 2017(09)
[10]身体视角下的旅游体验——基于徒步游记与访谈的扎根理论分析[J]. 谢彦君,樊友猛. 人文地理. 2017(04)
博士论文
[1]走向审美体验[D]. 王苏君.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合肥南艳湖城市生态公园自然体验设计研究[D]. 罗翠翠.清华大学 2013
[2]论体验及其价值生成[D]. 伍香平.华中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42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242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