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辅导员实践性知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1 07:26
少先队辅导员实践性知识是一个十分丰富、复杂的范畴,即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辅导员通过体验、反思、提炼等方式,将实践经验整合于自身价值观与教育信念之中,并不断指导和运用于少先队各种实践活动的知识。它在实践中产生、检验并完善,具备个体性、行动性、情境性、反思性和道德性等特征,是一种彰显个体教育机智的综合性知识。作为教师群体的一部分,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先队工作的主要力量,承担着引导少年儿童思想意识和落实国家政治教育的关键任务,其专业发展水平深深影响着新时代少年儿童的教育效果。众所周知,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力,复杂的实践情境要求辅导员随时灵活地做出应对,少先队工作的胜任需要的并非唯少先队理论、教育理论等指挥棒下是从的机械的教育行为,而是辅导员实践性知识指导下积极主动的教育实践。相关研究表明,专家型和新手教师的区别主要在于通过自身经验而形成的实践性知识。显然,实践性知识是辅导员职业“专业性”“独特性”的重要体现,它的理解、掌握与运用对少先队活动的有效性及辅导员的专业自主发展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真实的教育场域中,辅导员的实践性知识暴露出诸多问题,譬如:自主发展意愿不足,主体性不强;内外部...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少先队辅导员发表意见统计图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3图2-2少先队辅导员活动自主组织统计图访谈得知,在开展少先队活动过程中,辅导员只是充当了活动方案的执行者,丧失了自身独特性。L老师指出:“团区委每次有不同的活动,上面怎么传达,我们就怎么发,一般会统一出活动方案,中队辅导员们负责执行,但具体怎么落实我们也不太清楚。”M老师则表示:“我们会有统一的课件、教案,然后按照学校给的少先队活动方案在班里面直接开展就行了,每个老师组织的也都差不多。”从老师们的描述中不难发现,从某种程度上看,辅导员只是少先队活动的传达者与执行者,各种活动大多是根据上级规定按部就班地进行,致使个人实践性知识的忽视。这就直接导致辅导员特色的流失、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挫伤以及少先队活动的同质化。(二)效果不佳:知识生成上行动的形式化实际调查中,辅导员突显出“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之间的鸿沟,其实际掌握的实践性知识并非认为最重要,而“信奉理论”转化为“使用理论”的关键在于行动,在实践中检验。调查发现,辅导员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效果不佳。1.外部生成缺乏有意义的行动钟启泉认为,当探讨“实践性知识”时,首先聚焦于教师的实践和课堂教学,他在长达约10年的小学教学实践中最终产生“实践性知识”。[1]无独有偶,陈向明指出,教师专业具有很强的行动性,实践性知识必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操练而习得。[2]可见,行动是实践性知识生成的栖居之地。[1]钟启泉.“实践性知识”问答录[J].全球教育展望,2004(04):3.[2]陈向明等.搭建实践与理论之桥——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6.
于两点:一是知识在行动中生成,行动时因引起环境变化而遭受行为后果,在“做”与“受”之间产生经验;二是行动必须是有意义的,主体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协调,从而逐渐生成各种行动模式。综上,实践性知识的生成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有意义的行动。少先队工作主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实践性知识在活动的组织、开展中通过相互作用不断生成,简而言之,有效的少先队活动是实践性知识生成的重要保障。然而,88.39%的辅导员认为实践性知识来源于“培训进修”,认为从“活动”中生成的比重则为60.71%(如图2-3)。访谈得知,辅导员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缺乏有意义的行动,而实践环境的形式化是辅导员获取实践性知识失效的主要原因。图2-3少先队辅导员实践性知识的来源渠道统计图2.内部生成缺乏反思性行动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至少满足两个条件:行动的执行与反思的参与。换言之,没有反思参与而生成的知识并不是真正的实践性知识。它需要具备教师主体、问题情境、行动中反思和信念四个关键要素。辅导员需要遭遇一定的真实情境,在情境中采取行动,在行动中反思,如此循环,不断发展。反思在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中必不可少。少先队活动需要反思的参与,辅导员的行动与思考是互补的,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动。调查得知,少先队活动与辅导员的思考却缺乏这种互补性。如图2-4所示,仅有26.79%的辅导员表示会“经常反思”,而“很少反思”的辅导员比重为19.64%,反思主要在于学校要求且效率不高,这表明,辅导员的反思情况令人堪忧。然而,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必须以反思作为保障,在反思中酝酿和发酵,缺少反思的行动不尽人意,直接影响到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效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少先队工作70年发展历程及反思[J]. 刘翀,卜玉华. 中国青年研究. 2020(01)
[2]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少先队教育政策演进[J]. 李辰辰. 少年儿童研究. 2019(10)
[3]实践性知识与教师的生成[J]. 刘世民. 中国德育. 2019(10)
[4]关注教师实践知识的形成[J]. 钟启泉.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8)
[5]基于教学学术的大学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模型构建[J]. 王艳. 教育评论. 2018(02)
[6]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途径探析——从个人生活史分析[J]. 韩吉珍.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34)
[7]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行动逻辑与理解转向[J]. 吴刚平. 全球教育展望. 2017(07)
[8]构建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创新机制探讨——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J]. 张旭嵘,杨伟文.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16(01)
[9]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路径探析[J]. 林军. 教育评论. 2015(04)
[10]浅谈少先队辅导员成长之路[J]. 任岩. 中国校外教育. 2014(20)
博士论文
[1]基于实践理性的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 索磊.西南大学 2016
[2]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 潘丽芳.华东师范大学 2013
[3]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 李利.苏州大学 2012
[4]课堂教学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 张立忠.东北师范大学 2011
[5]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 李丹.西南大学 2011
[6]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研究[D]. 张立新.上海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现状及策略研究[D]. 黄珊.沈阳师范大学 2019
[2]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参与观摩活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刁小萍.华东师范大学 2019
[3]小学班主任兼任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谭婷.西南大学 2019
[4]L省少先队辅导员专业素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赵迎智.沈阳师范大学 2017
[5]少先队活动课程视角下辅导员专业化的研究[D]. 王冬梅.华东师范大学 2017
[6]少先队活动中的虚假表演及教育对策研究[D]. 邵美妮.西南大学 2017
[7]湖南省少先队辅导员素质标准、现状与对策研究[D]. 于晓卉.湖南大学 2017
[8]专业化视域下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探析[D]. 李佳.曲阜师范大学 2017
[9]湖南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问题与对策[D]. 袁野.湖南大学 2016
[10]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问题研究[D]. 叶霜.东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77629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少先队辅导员发表意见统计图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3图2-2少先队辅导员活动自主组织统计图访谈得知,在开展少先队活动过程中,辅导员只是充当了活动方案的执行者,丧失了自身独特性。L老师指出:“团区委每次有不同的活动,上面怎么传达,我们就怎么发,一般会统一出活动方案,中队辅导员们负责执行,但具体怎么落实我们也不太清楚。”M老师则表示:“我们会有统一的课件、教案,然后按照学校给的少先队活动方案在班里面直接开展就行了,每个老师组织的也都差不多。”从老师们的描述中不难发现,从某种程度上看,辅导员只是少先队活动的传达者与执行者,各种活动大多是根据上级规定按部就班地进行,致使个人实践性知识的忽视。这就直接导致辅导员特色的流失、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挫伤以及少先队活动的同质化。(二)效果不佳:知识生成上行动的形式化实际调查中,辅导员突显出“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之间的鸿沟,其实际掌握的实践性知识并非认为最重要,而“信奉理论”转化为“使用理论”的关键在于行动,在实践中检验。调查发现,辅导员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效果不佳。1.外部生成缺乏有意义的行动钟启泉认为,当探讨“实践性知识”时,首先聚焦于教师的实践和课堂教学,他在长达约10年的小学教学实践中最终产生“实践性知识”。[1]无独有偶,陈向明指出,教师专业具有很强的行动性,实践性知识必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操练而习得。[2]可见,行动是实践性知识生成的栖居之地。[1]钟启泉.“实践性知识”问答录[J].全球教育展望,2004(04):3.[2]陈向明等.搭建实践与理论之桥——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6.
于两点:一是知识在行动中生成,行动时因引起环境变化而遭受行为后果,在“做”与“受”之间产生经验;二是行动必须是有意义的,主体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协调,从而逐渐生成各种行动模式。综上,实践性知识的生成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有意义的行动。少先队工作主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实践性知识在活动的组织、开展中通过相互作用不断生成,简而言之,有效的少先队活动是实践性知识生成的重要保障。然而,88.39%的辅导员认为实践性知识来源于“培训进修”,认为从“活动”中生成的比重则为60.71%(如图2-3)。访谈得知,辅导员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缺乏有意义的行动,而实践环境的形式化是辅导员获取实践性知识失效的主要原因。图2-3少先队辅导员实践性知识的来源渠道统计图2.内部生成缺乏反思性行动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至少满足两个条件:行动的执行与反思的参与。换言之,没有反思参与而生成的知识并不是真正的实践性知识。它需要具备教师主体、问题情境、行动中反思和信念四个关键要素。辅导员需要遭遇一定的真实情境,在情境中采取行动,在行动中反思,如此循环,不断发展。反思在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中必不可少。少先队活动需要反思的参与,辅导员的行动与思考是互补的,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动。调查得知,少先队活动与辅导员的思考却缺乏这种互补性。如图2-4所示,仅有26.79%的辅导员表示会“经常反思”,而“很少反思”的辅导员比重为19.64%,反思主要在于学校要求且效率不高,这表明,辅导员的反思情况令人堪忧。然而,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必须以反思作为保障,在反思中酝酿和发酵,缺少反思的行动不尽人意,直接影响到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效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少先队工作70年发展历程及反思[J]. 刘翀,卜玉华. 中国青年研究. 2020(01)
[2]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少先队教育政策演进[J]. 李辰辰. 少年儿童研究. 2019(10)
[3]实践性知识与教师的生成[J]. 刘世民. 中国德育. 2019(10)
[4]关注教师实践知识的形成[J]. 钟启泉.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8)
[5]基于教学学术的大学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模型构建[J]. 王艳. 教育评论. 2018(02)
[6]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途径探析——从个人生活史分析[J]. 韩吉珍.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34)
[7]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行动逻辑与理解转向[J]. 吴刚平. 全球教育展望. 2017(07)
[8]构建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创新机制探讨——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J]. 张旭嵘,杨伟文.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16(01)
[9]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路径探析[J]. 林军. 教育评论. 2015(04)
[10]浅谈少先队辅导员成长之路[J]. 任岩. 中国校外教育. 2014(20)
博士论文
[1]基于实践理性的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 索磊.西南大学 2016
[2]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 潘丽芳.华东师范大学 2013
[3]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 李利.苏州大学 2012
[4]课堂教学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 张立忠.东北师范大学 2011
[5]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 李丹.西南大学 2011
[6]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研究[D]. 张立新.上海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现状及策略研究[D]. 黄珊.沈阳师范大学 2019
[2]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参与观摩活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刁小萍.华东师范大学 2019
[3]小学班主任兼任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谭婷.西南大学 2019
[4]L省少先队辅导员专业素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赵迎智.沈阳师范大学 2017
[5]少先队活动课程视角下辅导员专业化的研究[D]. 王冬梅.华东师范大学 2017
[6]少先队活动中的虚假表演及教育对策研究[D]. 邵美妮.西南大学 2017
[7]湖南省少先队辅导员素质标准、现状与对策研究[D]. 于晓卉.湖南大学 2017
[8]专业化视域下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探析[D]. 李佳.曲阜师范大学 2017
[9]湖南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问题与对策[D]. 袁野.湖南大学 2016
[10]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问题研究[D]. 叶霜.东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77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277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