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民国壬戌学制期间初小国语教科书研究 ——以《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初小)》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18 13:30
  小学语文教科书是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的产物,也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品格的重要媒介,承载着基础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对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各种文本符号在选编过程中背后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民国是中国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关键转型期,也是教科书“百花齐放”的黄金年代。探索民国时期的课程改革及小学语文教科书演进情况,对小学语文教科书“正本清源、守正出新”有着积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基于历史理解与现实情怀,本研究将民国“壬戌学制”期间的初小国语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由“过去”关照“现代”,进行“跨世纪的思考”,旨在以初小国语教科书为窗口,透视民国教育对儿童的“追寻与守望”;同时坚持“论从史出”原则,客观评价该时期初小国语教科书的成败得失,总结契合汉语文特征的母语教科书编制经验,以期为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建设提供有益启示。本研究尊重历史原貌,通过查阅原始资料和文献史料“深入历史现场”,回顾1921-1928年初小国语教科书产生的时代背景,对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教育思潮、教育政策、学制建设以及教育家做出简要的梳理与分析。受杜威“儿童中心”理论的影响,“壬戌学制”时期...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民国壬戌学制期间初小国语教科书研究 ——以《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初小)》为例


图2.1不同题材选文在八册教科书的数量分布??通过表2.1、图2.1对选文主题的梳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数量分布,体裁,教科书,数量分布


项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划分,结合《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初小)》中选文的实际情况,将教科书语言类材??料中未出现的演讲替换为新增的绕口令。由于普通文体裁中只选入了应用文,为了??使统计结果更清晰直观,现将应用文和文学类体裁放入同一表格内进行展现。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2、表2.3、图2.2、图2.3:??表2.2文学类、实用类体裁在八册教科书的数量分布??\¥别|?文学类?|实用类??册童话故事|诗歌?剧本?传记?小说?笑话^应用文??第一册?^9?V5?0?0?0?0?0 ̄ ̄??第二册?24?15?0?〇?〇?4?0 ̄??—第三册?25?15?一?0?2? ̄?0?5?0??21?15?1?8?〇?3?〇??第五册?29?9?2?3?〇?3?r ̄??第六册?23?^?H)?5?8?0?3?f ̄??第七册?15?11?5?10?_?5?_?2?2??第八册?6?10?3?10?14?2??总计(百?162?1〇0?\6?41?19?22?10-??分比)?(40.5%)?(25%)?(4%)?(10.25%)?(4.75%)?(5.5%)?(2.5%)??35???3〇?*童话故事??25?????■诗歌???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第六册第七册第八册???图2.2文学类、实用类体裁在八册教科书的数量分布??表2.3语言类体裁在八册教科书的数量分布??册数|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

数量分布,体裁,教科书,数量分布


颂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14?-?—???'??-—??—”????12??????1〇??????■■命令语??8?—?—????ii演进语??6???????游戏动作语??4?^???????2??mmmmm?^????绕口令??〇???^???语言类??图2.3语言类体裁在八册教科书的数量分布??通过以上图表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1)总体上看,《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初小)》选文体裁以儿童文学为主,文??学类体裁选文的数量为360篇,占8册教科书课文的90%。教科书包含了童话、物??话、儿歌、短剧、小说、谜语等文学类体裁,兼容博取,力求体现语文教科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与多元化。低年级课文注重生动性和趣味性,大量采用儿歌、童话、??寓言、故事等体裁,以便儿童接受和学习。随着儿童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教科书中逐渐增加书信等实用性文体,内容上想象色彩减少,现实性增强。但是,??文学类体裁内部各类选文在总体数量和各册数量分配上存在着不均衡现象。??(2)在文学类文体中,第一学段以童话故事和诗歌为主,随着儿童年级的升??高,两类文体的数量逐渐减少,但文体内部的种类却日益丰富。从表格2.2、图2.2??可以看出,童话故事共162篇,占文学类选文的40.5%,其中童话38篇、物话47??篇、故事24篇、寓言53篇。诗歌100篇,占文学类选文的25%,其中儿歌60篇、??健语4篇、新诗22篇、故事诗7篇、对唱歌4篇、禽言诗3篇。一年级,体裁有??童话、故事、儿歌、谜语四种;二、三年级,体裁增加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杜威与中国教育改革[J]. 张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02)
[2]教材研究框架的建构及使用——以语文教材为例[J]. 张心科,文艺,赵瑞萍.  课程.教材.教法. 2019(01)
[3]清末民国小学语文教材演进研究[J]. 黄清.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8(04)
[4]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教科书编辑述略[J]. 吴洪成,周楠.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5]论民国时期的语文教科书评价及启示[J]. 王明建.  嘉兴学院学报. 2018(05)
[6]百年语文教科书选文文化分析——基于清末、民国时期、现代三套语文教科书选文的比较[J]. 吴婷婷.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7)
[7]百年中国教科书的文化担当[J]. 石鸥.  教育科学研究. 2017(11)
[8]核心素养视域下民国与当代小学语文教材若干课文比较与审思[J]. 黄伟.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7(02)
[9]民国小学国文国语教科书的教学性探讨[J]. 沈玲蓉.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7(01)
[10]“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 温儒敏.  课程.教材.教法. 2016(11)

博士论文
[1]20世纪前期儿童生活世界的建构(1897-1927)[D]. 夏燕勤.浙江大学 2016
[2]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D]. 赵燕.陕西师范大学 2016
[3]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研究[D]. 王昌善.湖南师范大学 2011
[4]壬戌学制研究[D]. 杨文海.南京大学 2011
[5]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D]. 范远波.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开明国语课本》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刘佳.华中师范大学 2018
[2]清末民初教科书插图中的儿童形象及其演变[D]. 王烁.华东师范大学 2017
[3]吴研因小学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 张莉.上海师范大学 2014
[4]《开明国语课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 竺欢.重庆师范大学 2014
[5]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研究[D]. 骆卡娜.华东师范大学 2012
[6]民国时期中小学教科书发展研究[D]. 李文慧.河北大学 2008
[7]中国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的探索者—吴研因[D]. 苏金如.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89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289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6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