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小学生校外托管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1 00:01
本文基于小学生家长对校外托管班的现实诉求,重点研究小学生校外托管班在整个教育环境中如何更好地发展,以期满足家长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小学生校外托管班从管理者到服务内容,再到服务的各个环节的优良都决定了托管班的质量。鉴于此,我们应该去全面审视托管班的管理运行,找到不足之处,分析其原因,并积极探索改进的思路与方法,从而消解阻碍托管班健康发展的不良因素,提升托管班的服务质量。最终使托管班可以提供让学生和家长都满意的托管服务。为了解小学生校外托管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以锦州市六所小学生校外托管班为调查对象,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小学生校外托管班的收费现象、小学生校外托管班的管理和运行情况、小学生校外托管班受到的监管情况三个维度对托管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文献法对小学生校外托管班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并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通过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找出了锦州市小学生校外托管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解决锦州市小学生校外托管班问题的相应对策。在对锦州市小学生...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五)研究设计
一、锦州市小学生校外托管班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三)调查过程
1.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2.访谈对象及访谈过程
(四)调查结果
1.家长的基本情况
2.家长的需求状况
3.托管班的收费情况
4.托管班的服务内容
5.托管班的受监管现状
二、锦州市小学生校外托管班存在的问题
(一)托管市场收费混乱
1.托管班的收费相对较高
2.托管班收费缺乏标准
(二)托管班管理运行不科学
1.午托管理混乱无序
2.晚托模式照搬学校
3.假期托管内容效仿补课班
(三)托管班缺乏有效的监管
1.政府监管的疏漏
2.家长监督的疏漏
三、小学生校外托管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
1.监管主体不明确
2.社会对校外托管班的需求
3.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二)相关从业者素质不高
1.经营和管理者的责任感缺失
2.校外托管班教师素质较差
(三)家长对托管班的认识不清晰
1.“重智育,轻情感”观念的影响
2.家长教育责任的推卸
四、解决小学生校外托管班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加强对托管班监督管理
1.对小学生校外托管班设置质量标准
2.明确小学生校外托管班的监管主体
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二)家长承担起子女课后教育的责任
1.重视自身的教育责任
2.拒绝盲目跟风,关心孩子感受
(三)小学生校外托管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1.提高托管班教师质量
2.丰富的托管班的活动内容
五、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家长问卷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3293877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五)研究设计
一、锦州市小学生校外托管班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三)调查过程
1.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2.访谈对象及访谈过程
(四)调查结果
1.家长的基本情况
2.家长的需求状况
3.托管班的收费情况
4.托管班的服务内容
5.托管班的受监管现状
二、锦州市小学生校外托管班存在的问题
(一)托管市场收费混乱
1.托管班的收费相对较高
2.托管班收费缺乏标准
(二)托管班管理运行不科学
1.午托管理混乱无序
2.晚托模式照搬学校
3.假期托管内容效仿补课班
(三)托管班缺乏有效的监管
1.政府监管的疏漏
2.家长监督的疏漏
三、小学生校外托管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
1.监管主体不明确
2.社会对校外托管班的需求
3.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二)相关从业者素质不高
1.经营和管理者的责任感缺失
2.校外托管班教师素质较差
(三)家长对托管班的认识不清晰
1.“重智育,轻情感”观念的影响
2.家长教育责任的推卸
四、解决小学生校外托管班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加强对托管班监督管理
1.对小学生校外托管班设置质量标准
2.明确小学生校外托管班的监管主体
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二)家长承担起子女课后教育的责任
1.重视自身的教育责任
2.拒绝盲目跟风,关心孩子感受
(三)小学生校外托管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1.提高托管班教师质量
2.丰富的托管班的活动内容
五、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家长问卷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3293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293877.html